时间:2023-10-28 17:03 | 栏目: 民间鬼故事 | 点击:次
啥都不懂呢,一定是你们天天在他耳朵边念叨。”边训斥人,边拉过自己孙子,板着脸教训,“以后不准跟他们疯跑,越大越没规矩,闹鬼是能说的吗?小心抓你去批.斗。”
她有些后悔对孙子太好了,整天啥也不干的跟村里大点的孩子到处野,野惯了,说话张口就来,也不过过脑子,有些事是能到处说的吗?
刘二宝委屈的抽了抽鼻子,“奶奶,我没乱说,我真听到咱家茅坑响了。”哗啦啦的,像打场倒麦子似的,声音可响了。
“你还说是不是?”孙桂仙抬起手,作势要打他,刘二宝哇的声哭了起来,嘴里不肯服软,“我没说谎,我真的听见了。”
孙桂仙弯下腰,脱了他脏兮兮的裤子就朝他屁股拍了两下,呛得自己一脸灰,“叫你乱说,回家帮你姐煮饭。”
其他孩子被吓住了,不敢再乱说,愣愣的站着,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拔腿就往竹林跑了,带起一阵风拂过苏枝儿脸庞,苏枝儿若有所思的看了孙桂仙一眼,孙桂仙严重的重男轻女,孙女四岁就要帮着烧火,孙子五岁还在背着,说是放地里孩子会哭闹,她舍不得孙子哭就天天背着,刘大宝和刘二宝都是六岁才下地走路的,此刻不过因为刘二宝几句话就动手,不太符合孙桂仙的做派。
她想了想刘二宝话里的意思,故作劝架似的把二宝拉了过来,“别打了,二宝才多大点,以后好好教就是了。”
二宝痛哭流涕,眼泪鼻涕糊了一脸,苏枝儿卷起他的衣服替他擦了擦,轻声问道,“二宝,你真听到你家茅坑有声音?”
前一秒还以为苏枝儿有眼力知道给她台阶下拉开孙子的孙桂仙登时竖起了眉,“苏枝儿,你什么意思,你说的二宝年纪小,你又套他话做什么?”
刘二宝被孙桂仙一吼,心头的倔劲儿也上来了,红着眼眶说,“我真的听见了,哗啦啦的,响得很,我爸跟我爷说,我爷要出去看,我奶不肯,说我打瞌睡做梦,我清醒着呢,真不是做梦。”
他家的茅坑有点大,稍不留神就会掉进去,大宝拉屎的时候玩蚂蚁就掉进去过两回,他就从没掉进去过,拉屎就拉屎,专专心心的拉。
孙桂仙急了,拉过他又要打,苏枝儿伸出手肘挡住她,让二宝去找刘老头,二宝觉得他奶的脾气太大了,不敢留下,提起裤子,滋溜溜就跑了。
孙桂仙给气得脸色铁青,她咋养出这么个白眼狼,两句话就把自己给卖了,苏枝儿是谁,心眼多如牛毛,稍微动动脑子就能想到是咋回事,猪场的粪被偷,陆建国没像去年不要嗓子似的大骂四方,但逢人就念逮着人非多扣几个工分不可。
她已经遭扣过一次工分了,为此农忙分配的活都是工分少的,如果再扣,秋收后分的粮食又会少些,刘老头怕是不会给她好脸色,她能高刘老头一截不就是力气大,挣的工分多吗?如今一而再再而三的没了工分,刘老头不得爬到她头上去?这把年纪如果还像年轻那会不要命的干架,她丢不起那个脸。
正琢磨着怎么封住苏枝儿的嘴巴,旁边的女知青嚷嚷开了,“好啊,猪场的粪是你偷了的,用不着说,书也是你偷了的吧,你一向不喜欢陆明文同志当你侄女婿,他受了伤不能出门,你就抹黑他妹子是不是?”
梁兰芬声音如雷贯耳,地里干活的人重新抬起头来,一脸困惑。
孙桂仙单手叉腰,怒气冲冲指着梁兰芬,“你别含血喷人,我偷书有什么用,我连一二三四都不认识,还看得懂外国书不行?”孙桂仙算是尝到被人冤枉的滋味了,火气一来,就把偷粪的事说了,“没错,粪是我偷的,书跟我没关系,你说我偷书,我还说是你偷的呢,知青房离猪场近,你偷了书怕被人发现就扔粪坑,结果被我舀出来了。”
论骂人打架,孙桂仙只怕过苏枝儿,梁兰芬算什么东西,敢在她头上撒野,她撩起袖子,比嗓门大似的吼道,“你说我不喜欢明文,我还说你你不喜欢他娶了宝琴,因爱生恨,报复他妹子呢,你住在知青房,顺手牵羊轻而易举,不是你是谁?”
孙桂仙非常不喜欢梁兰芬,一来生产队就到处勾引人,成功了又不肯跟人处对象,天天吊着人胃口把人当牲口使唤,陆明文傻才上她的当,换她儿子,谁敢跟这种女人搅在一起非打断他的腿不可。
梁兰芬本意是把偷书的事做个了结,她见过孙桂仙被苏枝儿打得惨不忍睹骂得狗血淋头的情形,以为她狐假虎威好欺负,没料到是个泼辣的,三言两语就把矛头对准她,步步紧逼,叫她不知说什么好。
梁兰芬憋得满脸通红,挽着罗梦莹手臂,“咱别理她,找队长去。”
孙桂仙哪儿会让她们走,叉腿挡在她们前边,腰杆挺得直直的,“走什么走,我说你偷了书你咋不吭气,是不是被我说中了?我就知道,说什么知识分子下乡建设农村,还不是做做样子,看看地里的活,苦的累的哪桩不是我们干的多?”
她这话可就是诛心之语了,干哪些活是陆建国安排的,根据各人的情况分配,知青们来自城里,没有经验,力气又小,分配重活也是浪费时间,索性尽量安排轻松点的,看似轻松,对他们来说也是要命了,况且那类活是工分最低的,分的粮食勉勉强强够他们生活下去。
到孙桂仙嘴巴里,竟成了她们嫌苦嫌累的污点,太他妈不要脸了。
梁兰芬深吸口气,手臂紧了紧,硬生生将怒气忍了下去。
孙桂仙更来劲了,“说啊,怎么不说啊,我都承认偷粪了,你作为知识分子有什么不敢承认的?难道说你还比不过我这个文盲?”孙桂仙骂起人滔滔不绝,尤其是她讨厌的人,更是没完没了,梁兰芬气得浑身发抖,嘴唇发黑,仍不和孙桂仙吵,拉着罗梦莹就欲从地里绕过去。
一只脚刚踩进地里,孙桂仙炸毛了,“这是我家的地,你凭什么踩,踩板了你给我挖啊......”
周湛然站在边上,算是见识到他妈说的那句‘人家说你是小偷,你不会说人家是小偷’的话了,瞧孙桂仙神气的样儿,比队长还牛逼,队长都不敢一边当小偷一边骂别人是小偷,而且她的地已经被踩得死板死板的,多一脚又没啥。
比较孙桂仙的蛮不讲理,周湛然觉得他妈真是好太多了,他妈骂归骂,骂完了会摆事实讲道理,孙桂仙就是个典型的胡搅蛮缠,他怕孙桂仙脑热动手伤着苏枝儿,跑过去拉苏枝儿手臂,“妈,我们站旁边去。”
免得他妈说他狼心狗肺打架也不管她,他可是事先提醒了她的。
苏枝儿没看出他的心思,见罗梦莹好像有话想和她说,便叫她晚上来家里吃饭,感谢她之前对红英的照顾。
罗梦莹侧目,朝她点了点头。
至于梁兰芬和孙桂仙,两人半斤八两,苏枝儿才不会劝架,最不济就是打一架,孙桂仙力气大,梁兰芬她们人多,谁都吃不了太大的亏,看时候还早,她去猪场把猪圈扫了,又挑水冲洗一遍。
每年庄稼的粪肥都不够,她给陆建国建议,把粪坑找笆子盖起来,避免阳光直晒,水分不流失,粪肥会更多,陆建国动作迅速,第二天就找会编笆子的人编了个大小刚刚的好笆子盖在粪坑上,挑粪的时候再揭开。
苏枝儿洗干净猪圈,听见旁边保管室闹哄哄的,吵得不可开交,其间还夹杂着撕心裂肺的哭声,紧接着是男人痛骂的声音,苏枝儿想着罗梦莹晚上到家里吃饭,早点回家帮着做饭,免得太晚了,罗梦莹一个女孩子走夜路。
保管室的事情,她大致猜得到结果,梁兰芬偷书的事没有证据,但孙桂仙偷粪是她自己承认了的,陆建国骂谁显而易见。
她前脚回家,罗梦莹后脚就到了,她让红英抱着孩子陪罗梦莹说说话,自己跟赵彩芝在灶房忙活,家里的鸡蛋还人了,没有肉,苏枝儿准备摊几个饼,煮几个红薯,再煮锅野菜粥,青黄不接的季节,没什么待客的饭菜,细粮饼是唯一拿得出手的了。
刚把米倒进锅,罗梦莹就进了灶房,“婶子,用不着煮我的饭,我来是想和你说件事。”梁兰芬硬拉着她到队长面前指认孙桂仙是偷书贼,反倒被孙桂仙骂得坐在地上哭,队长只就偷粪的事扣了孙桂仙工分,还勒令孙桂仙把粪还回来,公家的粪,多少他都要管,至于书,她自己的事,队长让她自己解决。
说实话,今天以前她真没发现知青房有谁可疑,直到孙桂仙死咬着梁兰芬不放,她才忍不住回想农忙期间梁兰芬干了些什么,整个知青房,就梁兰芬请过假,两次是身体不舒服,一次是去公社寄信。
梁兰芬以前隔三岔五的
38.038 极品婆婆
找陆明文帮她干活,她自己要么在房间睡觉,要么去公社找老乡玩,压根没引起她注意。
现在想来,这段时间她的行为有点反常,以前就算了,毕竟找得到人帮忙不会耽误挣工分,这三次是实打实的找队长请的假,农忙时期除非有逼不得已的事队长才会批准假,硬请假可是要被扣工分的,队长骂她通扣了工分才允许了。
就她所知,梁兰芬的家境一般,爸妈是工厂的小职员,快退休了,家里有哥哥姐姐接班,轮不到她,梁兰芬才下乡的,跟她家里的情况完全不同,威胁不到她才是,为何她上大学的事儿真的泡汤了?
听了罗梦莹的话,苏枝儿想起件事来,就是她第一次见梁兰芬时,梁兰芬身上的衣服罗梦莹也穿过,她问罗梦莹那件衣服是谁的。
军绿色的上装,整个生产队就陆建国就一件,听说不是有钱有布票就能买到的。
“是我的,我哥寄来的,她说试试合不合身,回头让家里寄件一模一样的来就穿了一天。”可能家境好的缘故,罗梦莹不是很在乎这种,她以前上高中时,也会跟同学交换衣服穿,她不明白苏枝儿的意思,“婶子怎么问起这个?”
苏枝儿摇头,有些事估计她想多了,女孩子有虚荣心正常,待陆明文回来,她忍不住问陆明他脚伤着那天梁兰芬干什么去了。
那天的梁兰芬可是盛装打扮过的。
陆明文以为他妈旧事重提秋后算账,一颗心顿时悬了起来,磕磕巴巴不知怎么答话。
一看他这样苏枝儿就知道他啥都不清楚,没有再问。
梁兰芬不能吃苦,为了回城什么办法都想得出来,不知她暗中做了什么。
过了两天,陆建国去公社开会,下午带回来个消息,丰谷乡公社拿到三个工农兵大学的名额,去年的两个先进生产队拿了两个名额,他们生产队有一个,是梁兰芬。
读大学啊,对社员们来说比登天还难,猛地知道村里出了大学生,激动得好像自家闺女上大学似的,没事就跑知青房凑热闹,对梁兰芬的称呼也变了,以前是梁知青,现在是大学生,天天围着梁兰芬问大学的事,问她上了大学是不是国家分配工作,是不是国家给房子,拿了工资可以买自行车,买缝纫机......
生产队大多数人去得最远的地方就是县城了,很多连县城都没去过,只去过公社,梁兰芬上大学的地方是市里,条件比县城好多了,想到她吃供应粮,住小楼房,很多女同志露出了羡慕的目光。
为啥她们以前不稀罕,梁兰芬本来就是城里人,一直吃供应粮住小楼房,现在才露出艳羡的目光?因为她们眼里,以前梁兰芬过得好与不好是她爸妈给的,再好不也下乡吃苦来了吗?但这次不同,梁兰芬是凭着自己的本事走进城里的,给了很多年女孩子希望,只要肯努力,她们也能走出去。
虽然她们没看出梁兰芬有啥本事,但她就是做到了啊。
生产队能出大学生,社员们都很自豪,跟其他生产队的人聊起此事,那是眉飞色舞,得意洋洋,倍儿长脸。
只除了两个人谈起大学生一脸的厌恶之色:孙桂仙和刘云芳。
孙桂仙不喜欢梁兰芬招蜂引蝶的做派,加之梁兰芬在地里污蔑她偷了书,孙桂仙更将她恨上了,要她说,名额就不该给梁兰芬,梁兰芬做什么贡献了吗?没有。有什么突出表现吗?装柔弱博同情勾.引男同志算不算?
一个品德不好表现平平的人竟然跑去读大学,那是浪费国家资源,为社会主义国家培养蛀虫,迟早会祸害更多人。
当然,她心里再有想法也不敢跟公社干部作对,只是听别人夸梁兰芬她就不高兴,索性天天躲地里干活,偷的粪还回去了,又被扣了工分,刘老头和儿子儿媳对她的意见越来越大,她再不勤快些,家里迟早要乱。
保住自己家庭地位才是最要紧的,至于梁兰芬,眼不见心不烦,离开生产队是还生产队清静,早就该走了。
不得不说,刘云芳和她想到一处去了,刘云芳不爽梁兰芬纯属她看不起城里人,她儿媳妇还是城里的呢,娇气得不行,有什么好嘚瑟的?自从梁兰芬上大学的消息传开,她就看李雪梅不顺眼,觉得她是干啥啥不行,说啥啥难听,于是又开始了天天坐石墩子上骂李雪梅的日子,清晨睁开眼就开始骂,骂到晚上闭眼睡觉才消停。
她觉得李雪梅和梁兰芬是一路货色,瞧瞧梁兰芬说话趾高气扬的谁都不放在眼里的得意劲儿,她警告李雪梅如果敢那么对她非叫陆明打她不可。
弄得李雪梅哭笑不得,她知道婆婆害怕什么,不是怕她态度不好不孝顺她,是怕她上大学跑了,狠着劲儿敲打她呢,她觉得刘云芳想多了,就她家里的成分,哪儿有大学肯收她,况且她和村民们看法不一样,她不认为梁兰芬是凭实力拿到名额的,暗地定走了干部的关系。
论关系,她更没有了。而且她没想过和陆明离婚,刘云芳骂是骂,但对她算好的了,回到家,和她抢着干活,她要多洗了个碗刘云芳都要神神叨叨好久,典型的刀子嘴豆腐心,或许刘云芳表达的方式不对,但让她觉得窝心。
陆明对她更没话说,体贴,善解人意,离了陆明,她没信心找个更好的男人。
她把自己真实的想法和苏枝儿说,不怕她笑话,她是真铁了心一辈子跟着陆明的,她没有兄弟姐妹,陆家闹哄哄的氛围她挺喜欢的,起码有朝气。她爷爷见过陆明,也夸他性格好,都说姜还是老的辣,她信她爷爷的眼光。
“陆明长得好看,性格又好,比我三个儿子好太多,我说实话,城里人不见得比他好。”苏枝儿真心看好陆明,他性格开朗,有眼力见,有时下工早来猪场接李雪梅,什么活他都抢着做,不像周湛然,你叫一下他跳一下,叫一下跳一下,不叫就杵在哪儿当木桩,纹丝不动。
听苏枝儿称赞陆明,李雪梅有些脸红,想到另一件事,岔开了话,“队上天天聊大学的事儿,我婆婆决定送小瑞他们去公社小学读书,把钱都准备好了,陆明堂婶知道了也嚷嚷着要送孙子上学,如果梁兰芬上大学能刺激更多人把孩子送去上学,对孩子们来说是件好事。”
知识改变命运!
很多人知道这个道理,但舍不得花钱,她和陆明结婚后就偷偷聊过这件事,奈何家里做主的是她婆婆,陆明有心无力,而且他哥哥嫂子都不管,他当叔的更没话语权。
好在她婆婆自己想通了,不仅是孙子,孙女也送到学校去,多认几个字,她当奶奶的脸上有光,用她婆婆的话说:再羡慕别人终究只是羡慕,有本事自己培养个有出息的后代才算本事,上不了大学就上个高中,出来就是响当当的高材生。
说到这,李雪梅有些遗憾,国家取消了高考,对寻常村民而言,读大学真的是希望渺茫。
“等等……”苏枝儿打断她,脑海里想起了件重要的事,读大学啊,七七年就恢复高考了,到那时候,工农兵大学就没啥含金量了,越往后,大学越来越多,希望大大的。
想到此,她激动的站了起来,眼里迸射出耀眼的光芒,弄得李雪梅一头雾水,“婶子,这么了?”
苏枝儿兴奋地张了张嘴,想到几年后的事儿,急忙咽下了到嘴边的话,欲言又止,半晌,才悠悠开口,“你婆婆说得对,与其羡慕别人,不如自己攒劲。”
她肯定梁兰芬的名额来得不光彩,她这会儿得意,几年后不知道是啥光景呢。
两人说着话,刘云芳骂骂咧咧的从外边进来,“不要脸的狐狸精,谁不知道她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啊,竟看不起咱庄稼汉子,种地的怎么了?没有咱一挑粪她能吃上粮食?我呸,狗眼看人低的白眼狼。”
以为刘云芳又换着新词骂自己,李雪梅无奈的苦笑,前段时间婆媳两关系缓和很多,梁兰芬一蹦哒,关系又回到从前了。
她喊了声婆婆,刘云芳抬头瞥她眼,难得没有发火,而是朝苏枝儿道,“梁兰芬上个大学搞得要升天当神仙似的,枝儿,你该听听她说的那些话,公社干部眼睛是不是瞎了选这么个人,简直丢咱生产队的脸。”
见苏枝儿无动于衷,刘云芳心头的火气又来了,一屁股挨着李雪梅坐下,就把保管室那边的事儿说了。
小麦晒干了,陆建国带着人去公社交公粮,梁兰芬哪根筋不对要跟着挣表现,人力气小挑不动箩筐,旁边就有年轻小伙子想搭把手,梁兰芬不高兴把人推开,义正言辞了训了对方一顿,说自己的事情自己干,这点苦都不能吃,以后如何为社会主义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