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1-19 15:23 | 栏目: 故事会 | 点击:次
沈遇语气漠然:“本王以后会经常上朝,丞相见得多了,就不会觉得稀奇了。”
姜丞相噎了噎,心头微微一沉。
多年浸淫官场,他早就练就了闻音知意的本领,自然听出战王这句话里流露出的锋芒。
战王领兵,主场在军营。
非重要大事和皇上召见,一年半载也上不了几次朝。
今天却说以后会经常上朝?
他想干什么?
一袭紫色官袍的谢小国舅走过来,朝沈遇拱手施礼,一派清贵雅致:“战王殿下。”
沈遇颔首回应。
其他大臣也纷纷朝沈遇施礼寒暄。
沈遇表情疏离,漫不经心地颔首回礼。
“宸王殿下怎么还没到?”群臣中忽有一人开口,带着疑问,“宸王往日最是勤政,今天怎么迟到了?”
姜丞相眉头紧锁,将担忧和不安深深藏在眼底,这些日子宸王府几乎事事不顺,这不是一个好兆头。
“皇上驾到!”
骤然一声高亢的通报声响起,文武百官顿时止住闲聊,不约而同地从偏殿走出去。
抵达正殿,众人齐齐跪下行礼,山呼万岁:“臣等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穆帝走到龙椅前坐下,声音肃冷威严:“诸卿平身。”
“谢皇上!”
文武百官起身,分列站好。
穆帝目光落在沈遇脸上,眉梢微微一挑,忽然想到一个词。
鹤立鸡群。
沈遇当真是他所有儿子中气度最出众的一个,身姿气场凛峭,容颜清冷俊美,常年浸淫军队养成的威压气势冷峻慑人。
往那里一站,即便什么都不说,也自然而然让人心生臣服。
穆帝忍不住在心里想象着他日荣登九五,文武百官匍匐在他脚下的那一幕,只觉得唯有沈遇才当得起九五至尊的身份。
宸王的温文尔雅不管是真的还是假的,终究少了那份君临天下的霸气,况且一个只知精于算计心胸狭窄的亲王,实在没资格做皇帝。
裕王也不太行,太过小家子气。
穆帝越想就越觉得,沈遇哪哪都比其他两个好。
这般想着,他淡淡开口,“战王今天气色不错,看来战王妃照顾得很是精心周到。”
“多谢父皇。”沈遇躬身回话,“王妃一直温柔体贴,即便是在儿臣最混账的时候也不离不弃,儿臣感恩有她,能得她为妻乃是三生有幸。”
穆帝嘴角一抽:“朕就说了一句,你倒是迫不及待地给战王妃邀功。”
满朝文武神色微妙,姜丞相不动声色地转头瞥了朝中几位同僚一眼。
皇帝今日跟战王说话的语气着实与往日不同,不像一国之君,更像个寻常的父亲,带着点威严,却又不是那么威严。
在朝堂上跟宸王和裕王说话时,皇帝从未有过如此……如此接地气的语气。
穆帝目光环顾一周:“宸王今天怎么没来上朝?”
杨德喜躬身回道:“回皇上,宸王殿下昨晚身子不适,说是告了假。”
“身体不适?”穆帝皱眉,“召太医看了没有?”
杨德喜躬身回道:“太医院没有接到宸王府的召诊。”
穆帝目光微沉:“既然是身体不适,为何没有召太医?”
沈遇沉默站在殿上,敛眸不语。
穆帝瞥他一眼:“沈遇,你可知道是怎么回事?”
“宸王昨日去了儿臣的府上,非要跟儿臣切磋武艺。”沈遇语气淡淡,没有情绪波动,“儿臣数次告诫于他,他不是儿臣对手,但宸王不服,儿臣无奈之下只能跟他比试一番。”
“战王殿下是个武将,宸王的身手怎能与你相提并论?”姜丞相皱眉,带着些谴责意味的口吻,“就算宸王殿下坚持与你比试,战王也不该把他打伤。”
沈遇语气冷漠:“他技不如人还非要比试,倒成了本王的错?”
“我……”
“行了!”穆帝皱眉不悦,“既然宸王自己不自量力,就自己受着,大男人皮糙肉厚,静养几天就好了。”
姜丞相低头应是,袍袖里的手却忍不住紧了紧。
第178章战王殿下打什么哑谜?
皇上最近对宸王的态度冷淡太多,反而对战王亲近起来。
这绝不是一个好兆头。
“前两日有人陆续呈了折子上来,说朔州又开始涝灾,庄稼全淹,百姓今年没有收成,日子苦不堪言。”穆帝很快恢复议政时的威严,“前几年赈灾派的都是官员,今年朕想挑个皇子去赈灾,以安民心,众卿以为如何?”
“皇上,臣以为可以派宸王去。”姜丞相连忙拱手,为宸王争取攒政绩的机会,“宸王殿下心怀百姓,贤名在外,他去赈灾最能代表皇上对百姓的牵挂。”
“皇上,臣以为可以派裕王殿下前去。”兵部赵尚书恭敬开口,“裕王殿下虽不如宸王殿下八面玲珑,但行事稳妥,此番正好缺一个历练的机会——”
“臣以为战王殿下是最合适的人选。”户部刚上任的年轻尚书谢小国舅开口,“赈灾这件事事关重大,朝廷拨下去的赈灾银经过层层关卡,到了百姓手里几乎所剩无几,战王殿下领过兵,打过仗,为人正直,六亲不认,如此行事作风才能确保赈灾银安然送到朔州灾地,而不是饱了贪官的腰包,请皇上三思再决断。”
姜丞相怒道:“谢小国舅的意思是,若由宸王殿下赈灾,这银子就一定会被贪污?”
谢小国舅不卑不亢:“下官只是陈述事实,战王确实更合适。”
“战王没有经验,而朔州灾情若耽搁下去,百姓的日子只会一天比一天难过……”
“都别吵了!”穆帝皱眉,抬手阻止了他们争执,并看向沈遇,“沈遇,你觉得呢?”
沈遇沉默片刻,缓缓抬眸:“父皇说的是靠近连城的朔州?”
穆帝缓缓点头:“是。”
“在决定赈灾人选之前,儿臣建议父皇先把齐锦宣到殿上。”沈遇语气淡漠,不辨喜怒,“父皇宣他回话之后,绝对会大吃一惊。”
此言一出,满朝文武议论纷纷。
“赈灾一事跟齐世子有何关系?为什么要召他来说话?”
“战王殿下在打哑谜?”
“灾情刻不容缓,战王殿下有话不妨直言,不必故弄玄虚耽搁时间。”
沈遇目光微抬:“敢问父皇,灾情的折子都是谁呈上来的?”
“灾情奏折自然是来自朔州城官员。”姜丞相脸色不虞,“难道战王殿下怀疑灾情的真实性?”
“沈遇。”穆帝声音微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