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全文阅读
沈周,字启南,号石田,晚号石翁,长洲相城人,
明代中叶著名画家,不应科举,长期从事绘画和诗文创作,擅画山水,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沈周画山
传说在距沈周的家乡相城东宅里村西北二里路的地方,有一个叫画师湖的小湖。传说,曾有凤凰在湖里洗过澡,水是活的。沈周用湖里的水绘画,所以能画啥像啥,后来人们就把这个湖叫做画师湖。
从画师湖向北望去,就是常说的虞山。这座山多变,有的说它一天有七十二变:春夏秋冬,早晚中昼,风雨阴晴,变化不同,颜色也捉摸不定。刚刚看上去还是红的,转眼间,就由红变青,由青变蓝,在云堆中忽隐忽现。每天太阳照射在山上,山的折皱也是变化多端,山影倒映到水里,水面色彩更是变化无穷。沈周决心要画好这座多变的虞山。他每天雄鸡报晓就起身,直到太阳落山才回家。他站在湖边一边看,一边画,不论是炎夏寒冬,还是起风落雪,天天如此。几年下来,他终于摸透了虞山七十二变化。眼看大功即将告成之际,沈周忽然发现虞山比孙行者七十二般变化还要多一变,心里实在画得有点不耐烦了,便想把画笔、画盂全都抛掉。但他转念一想,还是咬紧牙关画了下去,最后终于大功告成!
这样,沈周的山水画,得以赫赫有名!
一言心语
凡事都需要毅力和耐心。这是实现理想的关键。沈周画山的传说,正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即坚持就是希望,坚持就会成功。
点击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