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3-17 13:57 | 栏目: 长篇鬼故事 | 点击:次
每年端午,信江河上鼓声震天,龙舟竞渡,岸上万头攒动,热闹非凡。在众多龙舟中,会看到一艘龙船与众不同,划手们穿着白衣白裤,带着白帽,举着白旗,如同戴孝一般。确实,这里面有一个十分惨痛的故事。
相传很久以前,丁家洲人丁兴旺,人人喜爱划龙舟,每年比赛都能拿第一,他们因此而骄傲,洋洋自得地认为头筹非他们莫属。谁知有一年,他们却落在后面,便认为是龙舟有问题,于是请来木匠重新打过一艘龙船。
这个木匠技术祖传多代,木匠活做的十分精湛,尤其擅长制作龙舟,雕刻龙头,被人称为‘活鲁班’。他亲自带人上山伐木选料。木料选好后,每天只是比比划划,半月左右尚未动手。这时村民中有人也不耐烦了,风言风语便慢慢飞进木匠耳中:“看来这个木匠是欺世盗名半桶水,莫非是来骗饭吃的!”木匠听后只是笑笑。
直到一个月后,才开工,不用几天,舟身造好。这时又有几个后生七嘴八舌:“你们看呀,这船造的像什么东西啊,四不像啊……”
这天木匠开始雕龙头了,他戴着祖传的水晶眼镜,手持雕刀,聚精会神地雕琢着,端午前三天才雕好。大伙一看,够神气的,齐声叫好。村中一位老汉摸摸长须啧啧称赞道:“自我出世以来,雕刻精品见过不少,像如此高雕名手,实在罕见,百闻不如一见,这‘活鲁班’当之无愧。”
这时一个后生突然叫了起来:“你们来看啊,这个马虎木匠,这龙怎么是半闭眼睛?大概跟这木匠一样,在打瞌睡吧?”众人哈哈大笑了起来。
木匠淡淡一笑:“诸位有所不知,本人祖传下来的雕刻功夫,已有七代,不是我夸口,此龙若双眼露睛,不出三天,他便要乘风破浪飞回龙宫。俗话说,匠不依东,有劳无功。东不依匠,做出的东西不像样,更怕不吉祥。”
刚才那怪叫的后生又戏弄地说:“木匠师傅,你要是让这龙船得第一,我保证送你一只老母鸡,若是假话,工钱分文不给,你还要赔木料。”
木匠不慌不忙地说:“口说无凭,立据为证,若我说假话,情愿受罚,不过……”他顿了顿说:“你们必须依我三个条件:一是龙舟要在端午那天午时三刻下水;二是这龙舟只让他睁一只眼;三是龙船上只坐三十二人。”众人问为什么,匠人道:“天机不可泄露。”
端午这天,午时刚过,只见全村选出的划手个个跃跃欲试,他们不听木匠劝告,不等午时三刻就把龙船抬下水。大家一齐坐好,鼓手看着燃香,猛一抬臂,划手们刷的一下,三十五支新桨一齐下水,像离弦之箭,观众齐声称赞。
“哎呀,不得了了!”只见划手们突然大喊起来,这时龙舟已到了下游龙潭塔下的深潭,潭水全起漩涡,龙船在上面滴溜溜打转。如果大家齐心协力,还可能冲出漩涡,但划手们吓呆了,鼓手还没喊出声,只见龙船晃了两晃,便扎进了龙潭,不一会儿就消失的无影无踪了,三十六人,只有一个舵手生还。
原来木匠提出这三个条件是有原因的。这个木匠不仅活做得好,还懂天文地理,他在三天前观天象,知端午有狂风自上而下刮来,午时三刻才风平浪静。但划手们不听,目空一切,在午时就下了水。不仅如此,木匠还要求他们只坐三十二人,结果他们上了三十六人,而且木匠只让龙的一只眼睛睁开,而划手中的一个人又偷偷把龙的另一只眼睛也雕开。这才致使龙舟扎入深潭。他们因不听木匠的安排,骄傲自大,白白地葬送了三十六条无辜的生命。
此后很多年,有人说每当端午夜深人静之时,龙潭塔下深潭中就传来哀号;更有甚者,说当地有一个水性最好的渔民下潭摸鱼,还摸到过龙船,据说船上长满了龙鳞。丁家洲人为了让子孙后代永远记住这个用生命换来的教训,也为了纪念这三十六个划手,于是在每年的端午参加龙舟比赛时,都穿白衣,白裤,举白旗,直到现在都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