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月暮鬼故事 > 长篇鬼故事 >

忠义潭

时间:2021-03-16 19:54 | 栏目: 长篇鬼故事 | 点击:

点击全文阅读

忠义潭

在庐陵这块神奇的土地上,永远有道不完、说不尽的人文精神,尤其是那承载于所有庐陵人基因里的忠义精神。

话说南宋末年,元军南犯,永新失陷。元兵烧杀劫掠,百姓稍有反抗,便惨遭杀害,更有甚者株连全城。永新百姓不堪元朝残酷统治,都有揭竿而起之意,只差一个振臂一呼的领导者。这时,彭震龙挺身而出。

彭震龙,字雷可,号学坡,永新县城秀水村人。天生聪颖,年少好学。二十二岁解试中举,倜傥不羁,因打抱不平触犯刑律,功名被革去,后更是放浪形骸。1275年随内兄文天祥抗元,在永新高举抗暴义旗。他的这一举动随即得到龙、刘、左、谭、张、颜、吴、段等八姓豪杰的响应,他们纷纷带领自己的族人,组成义军与元军进行战斗。1277年农历五月,彭震龙与八大姓氏领袖商议,趁元军兵力不足,决定夺回被元军占领的永新县城。大家一致推举彭震龙为义军统领,指挥义军攻打永新县城。

彭震龙于是与张坦、谭宗祥等人精心策划了一个攻城妙计:由张坦和谭宗祥带领部分义军扮成流亡的百姓在白天进城。等到半夜,张坦与一些人分散在宵禁的城中制造混乱,吸引元军注意。谭宗祥与另一些人趁机杀掉把守城门的元兵,然后点火为号,通知城外的义军主力攻城。彭震龙带领的义军主力早已将在山里砍来竹子绑成竹排,只待火光一亮便冲过护城河,直接杀入城去。

是夜三更,永新城内早已一片漆黑,街道上只有一些夜巡的元军。张坦和他带领的义军兵士纷纷出来闹事,主动攻击元军。元军四处追拿义军,一时城内鸡飞狗跳,喊声一片。义军士兵们借着夜色,四处奔走,高呼“义军来了,元兵完了!”城内百姓听得呼喊,纷纷出来加入其中。见如此形势,元军一时不知如何是好。就在元军无从下手之时,谭宗祥带领他手下的义军突然冲杀到城门口,出其不意的杀了守门兵士,并在城楼上点起火来。

城外的彭震龙一看火光闪烁,即挥师杀向城去。元军一时乱了阵脚,不知是何人胆敢造反,守城的将领于是命令兵士死守城门。可是哪里还来得及,破晓时分战斗结束,元军在两面夹击下全军覆没。彭震龙和义军都得到城内百姓的夹道欢迎,人们纷纷前来报名参加义军,队伍得到了壮大。彭震龙犒劳了义军,重赏了张坦和谭宗祥,并提拔他们做自己的副手;他们随即投入到修筑防御工事和训练义军的工作上来,以准备抵御元军的再次来犯。

元军不甘心这次失败,不久,元军派遣南宋降将刘pán为先锋,欲夺回永新县城。刘pán是莲塘人,本是宋朝将领,在抗元的战斗中屡立战功,受到过宋朝皇帝的召见和嘉奖。但是在1775年元军进攻南昌时,他不敌元军被擒,后贪念官爵,卖身投敌。刘pán受命率领大军浩浩荡荡进军永新,他们决定在三天之内一举拿下永新县城。借着兵多将广,刘pán把永新围得水泄不通,并连续三天猛攻县城。由于彭震龙早已布置好防御工事,对于刘pán的疯狂进攻,城池依旧固若金汤。在这三天里,双方都损兵折将。刘pán早在之前夸下海口,可三日却未能拿下,士气日渐低落。

第四日,主帅也派人催他速速拿下永新县城。他自知这样是得不偿失。这时他想,永新县毕竟是小县,存粮不够,之前本来就遭到元军洗劫,粮食更是缺乏。于是心生一计,想通过增加城里的人口负担,让他们没有粮食吃,以至于不战自溃。

第五日,刘pán命部下带人去永新城外抓老弱病残的百姓,并带到永新县城门前。他命人传话,“这些难民要是你们不收留,便会全部杀掉。”彭震龙本就心善,见自己同胞就要遭杀戮,于心不忍,便命人打开城门,迎入城外的难民。

刘pán见此计奏效,便连续几日都抓大量老弱病残百姓送进城中,并借机命自己的亲信和一些兵士潜入城中。他的亲信终于在送人入城之时潜出,给他带来了城内义军的防御图和人员配置,并得知城中已断粮两日。他决定入夜后攻城,并派人混在难民中,入城通知城内兵士攻城消息。等三更,便偷偷打开城门。夜幕降临,刘pán命将士做好攻城准备,只待城门一开,便攻入城去。

刘pán很快便突破城门,攻入城来。彭震龙得知敌人攻入城中,拿起武器便杀向元军。将士们见他身先士卒,都奋勇杀敌,可却还是陷入元军的重重包围中。眼看就要全军覆没,彭震龙决定自己吸引敌军主力,由谭宗祥带领部分人马冲出重围。经过多次的突围,谭宗祥终于撕开一道口子,带人冲出城,向山里转移。

等到了山里,谭宗祥清点人数,却只剩三千余人。又有人来报:“统领彭震龙寡不敌众,被生擒过去,生死未卜。”于是谭宗祥率三千义军回到邑西据点集合休整。后得知彭震龙被押至吉州元军副帅府,骂敌不屈,被腰斩。休整了半个多月,谭宗祥再率义军奔袭县城,不想早已被元军探知。他们在城西五里皂旗山至袍陂渡口的峡谷中被元军围困。那里南北两岸都是悬崖,禾水自西向东从峡谷中流过。禾水北岸一条小路是唯一通道。元军占据路北山岭,在路的两端拦截,谭宗祥所帅的义军插翅难飞。

谭宗祥突围全无可能,便大声问道:“今日遇此绝境,宗祥不愿投降,只有一死明志。”说完便抱石跳入潭中。义军将士见主帅如此,没有一人愿屈膝投降,又不愿引颈就戮,便同沉潭中。死难的有八姓义士三千余人。

后来,人们便称此潭为忠义潭。还在潭边建了一座忠义祠,供人们纪念和缅怀那些忠义的义军军士。

点击全文阅读

上一篇:撒竹成兵
  
下一篇:讲不完的故事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