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月暮鬼故事 > 长篇鬼故事 >

撒竹成兵

时间:2021-03-16 19:33 | 栏目: 长篇鬼故事 | 点击:

点击全文阅读

撒竹成兵

元朝末年,天下大乱,各路起义军风起云涌。刘福通、郭子兴、陈友谅、朱元璋等先后起义。但到了后期,起义军势力主要就剩下陈友谅和朱元璋两支部队。陈友谅的势力主要在湖北、湖南、江西等地,而朱元璋主要占据长江中下游一带。两人为了争夺江西,曾在鄱阳湖大战十八年之久。在鄱阳湖西边有一座山,名叫望夫山,在这里有着一段关于陈友谅的传说。

在望夫山的脚下居住着一户蔡姓家族,这个家族中有一位被后人称之为蔡娘娘的女子,相传她正是陈友谅的妻子。蔡娘娘生性聪慧,有异术,曾帮助过陈友谅打过多次胜仗,陈友谅对其也是宠爱有加。据说朱元璋与陈友谅大战鄱阳湖的时候,在一次和众将商议与陈友谅交战时就说过,他只怕陈友谅妻,不怕陈友谅。他的军师刘伯温亦有言:“友谅与内,假龙真凤也!”。

有一段时间,陈友谅在鄱阳湖跟朱元璋交手时,屡屡受挫。眼看自己的优势渐渐失去,而朱元璋却反客为主,陈友谅为此一直闷闷不乐。

蔡娘娘对丈夫体贴入微,一看陈友谅一连几天如此消沉,便知其夫肯定是在外面吃败仗了,心想:“我一定要帮夫君度过这个难关。”但是蔡娘娘自己也知道,朱元璋用兵如神,要想打败他也没那么容易。可她记得有一位道人曾送过她一个锦囊,并说当在危机时刻使用。蔡娘娘心想,看来要想救夫君也就只能靠它了。

一天,蔡娘娘对陈友谅说:“夫君,明日你去打仗,我给你增兵。如果胜了,就扬旗击鼓;不胜,就偃旗息鼓。”

陈友谅听罢,将信将疑地问道:“夫人,你真有退兵之策?”

蔡娘娘信心十足地对他说道:“夫君,你只需按照我所说的去做就行了。”

第二天,陈友谅再次重振旗鼓来到鄱阳湖边,朱元璋大军早已等候在前,陈友谅按照蔡娘娘的吩咐摆开阵来,但见旌旗蔽日,刀枪林立。一通进军的鼓号响起,两队人马便厮杀开来。

起初,陈友谅军队的士气还算高涨,士兵们奋勇向前。孰料朱元璋的军队作战能力更强,陈友谅的军队渐渐要败下阵来。

此时,蔡娘娘站在望夫山上观阵,知道陈友谅军渐渐力怯,她从容不迫地从身上拿出一个锦囊,从中拿出一道符咒,口中念念有词。又见她顺手捋起一把把竹叶,向战场方向撒去。竹叶随风飘舞,瞬间变为千军万马,黑压压的一片,扑向朱元璋的大军,其势如波涛汹涌,势不可挡。

朱元璋大军见此状无不惶恐,许多士兵还没有来得及反应就已被其吞没。朱元璋大军难以抵挡,大败而归。朱元璋本人也险些被这些“竹兵”吞没,在其大将拼死保护下才得以脱逃。反观陈友谅的部队见有神兵护佑,顿时士气高涨,一路追杀朱元璋大军,陈友谅军也得以反败为胜。

兴奋过度的陈友谅在清理战场时,将大旗放倒在地上,自己便去了湖边饮水。等到他回过头来,发现自己的大旗倒在地上时,突然想起妻子对自己说过的话:胜了,就扬旗击鼓;不胜,就偃旗息鼓。想到自己和妻子的约定,他过去准备把大旗扬起叫人击鼓时,心想:“如今,我军已大胜,什么时候跟夫人报喜都一样,倒还不如假装失败,到时候回去给夫人一个惊喜,让她高兴高兴。”陈友谅就下令:“军队倒拖着旗子,偃旗息鼓,撤兵回营。”

蔡娘娘站在望夫山见此状,以为大势已去,泪流满面,跺脚长叹一声,纵身跳下了悬崖。至今,望夫山的山顶上仍然留有蔡娘娘的脚印,清晰可辨。望夫山上的竹叶也片片破开,传说乃当年蔡娘娘为丈夫破竹为兵所为,这些破竹在风中瑟瑟摇曳,仿佛吟唱着一支凄婉的歌。

蔡娘娘死后,陈友谅在鄱阳湖的优势逐渐失去,以至于失去最后夺取江山的机会。后人为了纪念死去的蔡娘娘,还特意在望夫山建了一座寺庙,以供祭祀。

点击全文阅读

上一篇:美女峰
  
下一篇:忠义潭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