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3-14 14:40 | 栏目: 长篇鬼故事 | 点击:次
“绣楼”在很久之前并不叫做绣楼,它只是渼陂一户普通梁姓人家小姐的闺楼。这户梁姓人家的小姐眸清似水、凤眼流盼、碧眼盈波,有着一副倾国倾城之貌。除却容貌,小姐在琴棋书画方面也是样样精通,兰心蕙质,尤其是一手绣功了得。
渐渐地,这位梁小姐芳名远播,成了渼陂每个年轻小伙儿心神向往的女子。很多人到这家去向梁小姐提亲,可是没有一家能提亲成功。
直到有一天,一位少年来到此地做布料丝线生意。这位少年长相姣好,很受村里女子们的欢迎,甚至有女子主动暗送秋波。可是这位少年一直没有接受那些女子的心意,只是在村里做着自己的事情。来到这个村这么久了,他也听说了有位梁小姐的绣工很是了得,只是一直没有机会可以目睹。
一天,梁小姐的家人找到了这位少年。原来是梁小姐的生日快到了,她的父母要给梁小姐买些她喜欢的布料丝线,作为她的生日礼物。来的人跟少年说,要他店里面最好的布料丝线,中午时候送到梁府,梁小姐要亲自挑。少年听到很是高兴,在心里打着小算盘。
中午时候,少年没有叫自己的伙计,自己亲自把店里最好的布料丝线带上,在要出门的时候又去了自己的卧室一趟,怀里揣上一个小包,就拿上东西出门了。
来到梁府,仆人让他把东西放在大厅,并叫他先回避。他还想说点什么,仆人已经做出请他出去的手势了,无奈,他沮丧地走了出去。
不久,他听到有女声传来,他知道是梁小姐过来了,可是他却没办法见到,正在焦急中,有人把看着他的仆人叫走了;仆人交代他不能去大厅,他嘴上应诺着,心却早到大厅那去了。
仆人走后,少年站在大厅外面想冲进去,一想自己这样做肯定会吓到人的。可是自己又对梁小姐很好奇,怎么办?没办法了,实在是控制不住好奇心,他趴在了窗户边上往里看。只见一个白色背影在挑着丝线,只听见了一声轻轻的叹息。那位女子就是梁小姐吧,他想着。只见那个身影摇了摇头说:“怎么就找不到我要的那种丝线呢?”他听到这句话,蹙了蹙眉,手碰到了那个小包,心中不由一喜。少年拿出那个小包,走进了大厅。
少年对错愕的女子说:“想必你就是梁小姐吧,我这里可能有你要的东西。”说着打开那个小包,拿出一种很好看的丝线,看那颜色像是金色,却没有金色那般庸俗的感觉。梁小姐一下把丝线抢了过去,高兴得不得了,“就是这个,就是这个。”
至此,两人一见钟情了。
两人都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双方向父母提出成亲。刚开始,梁小姐的父母并不同意,可是苦于梁小姐的软磨硬泡,最后还是答应了。两人举行了热热闹闹的婚礼。
婚后,夫妻和睦,本来日子可以平静幸福的度过,但上天似乎就是容不得人太幸福。梁家小姐的刺绣被大家所喜欢并广为流传,后来,传遍了中原,甚至流入皇宫,被太后赏识。可是却因为太后的一句:“不错,把她召到宫中来。”夫妻俩从此就被分隔两地了。
梁家小姐被召入宫,不知道何时才能回家。从那以后,小娘子入宫,音信全无。夫君左等右等,无心经营生意,将布料丝线的生意转让他人,踏上寻妻路。而小娘子入宫后,终日郁郁寡欢,已经无心刺绣,加之受尽欺凌,请辞回家很多次,却终没有被放行。
梁小娘子后被一位大臣看上,纳为妾,才得以离开皇宫,却又入了官宦之家。谁知,她又受大臣妻妾的排挤,处境很是艰辛。小娘子思夫心切,觉得归期无望而选择了轻生;那日,正好被大臣碰见才有幸未死,大臣问清小娘子身世,允诺放其回家。次年秋天,梁家小姐历时十年终于回到了家,却不见其夫。向邻居一问,才知其夫寻妻已经离家八个年头了。
梁小娘子为了夫君有朝一日回家不再失望,于是在家重操旧业,重新刺绣,等待夫君归来。因为她终日在自己住的阁楼刺绣,大家就把她住的那个阁楼叫做绣楼。为生计所迫,她还不得不卖自己的刺绣,但不曾想,刺绣卖得很好;不久,她一个小女子就把生意做得红红火火,同时,她的名声和刺绣技术也传遍大街小巷。她的丈夫得知,速速回到了家里。夫妻分离十年相见,两人相拥大声哭泣,心里却是无比欢畅。此后,两人一直在绣楼里过着幸福的生活。
从此,绣楼也成为了众多优秀女子的集合地,很多大家闺秀来到绣楼学习刺绣技术。这样,经常会有一些小生来到绣楼下面,只求能看一眼那些漂亮的女子。
一日,两位刺绣女子为了争谁的刺绣好而吵起来,一个说自己刺得“鸳鸯戏水”精美,一个说自己刺的“喜上眉梢”绝伦。两人迟迟争不出什么结果,旁边的人也各有喜好,双方的支持者同样不相上下。最后,绣楼里资格最老的一位绣女建议召开一次刺绣比赛,让全村的人来做评委,比出到底谁的技术是最好的。
村中的老人为她们挑选好比赛的黄道吉日,就是当月的十五。比赛当天,每一位绣女都拿出了自己最好的刺绣,摆放在绣楼前面的广场,大家的刺绣丰富多彩,各有特色,让人眼花缭乱。
比赛正式开始了,全村人都是评委,大家开始对所有的刺绣进行评选。这时,一幅名为“五福”的刺绣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只见那五个大字精美绝伦,字的周围是金色的边,很显贵气,大家的眼光一下被吸引过来了。大家都被这幅刺绣折服了。有人说:“就是这幅了,这幅是最好的。”很多人应和着,这时,有人大叫一声,“这个更好”,众人的眼球一下被那个人给吸引过去了。
这个人所看到的正是梁氏的小女儿——秀珍做的那幅“秋韵”。在这幅刺绣上,大家没有看到落叶,没有看到枯了的小河,只是看到一位女子穿着秋衣优雅的看着树顶。那些秋意就是在这样的一个女子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众人纷纷啧啧称奇,不仅仅是技术好,表达出来的意境更能触动人心。
“就是这种感觉。”这时,一位被大家公认最有资历的刺绣人说了这句话,大家都很有共鸣。
这幅刺绣毫无悬念的当选了冠军,那幅“五福”则是第三名。第一名的梁氏小女儿据说就是当年梁小姐的传人,刺绣的技艺是精湛绝伦。
这个绣楼后来逐渐发展成了女子寻找抛绣球的场所,很多女子通过绣楼找到了自己的如意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