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20 14:01 | 栏目: 真实鬼故事 | 点击:次
十万大军已经整军待发,这次出征与往日并无差别,唯一不同的是苏寒临也来了。
视线相交的瞬间,宋昭华漠然的收回目光,就要整军出发。
苏寒临将她的反应看在眼里,心慌了一瞬:“阿华!”
他抓住了宋昭华勒着缰绳的手,不顾场合,脱口而出一句:“平安归来。”
“我在京城等你,曾经许你的承诺,依旧作数。”
往日,无论苏寒临说什么,宋昭华总会笑着应下。
但这次,她却连回应一句都不愿。
宋昭华冷漠地抽回手,置若罔闻般对着大军下令:“出发!”
随后率先策马离去——
苏寒临站在原地,眼睁睁看着马蹄扬起的灰尘渐渐吞噬最前方宋昭华的背影,心中莫名发慌。
明明她还如当年一般,是大凉第一女将军,最让他心动的模样。
可却有什么东西已经悄然改变,
苏寒临有一种预感,他好像要抓不住她了……
转眼两个月过去。
自从宋昭华出征北漠,大胜的捷报便不断传回京城。
原本人心惶惶的压抑气氛也有所缓和。
东宫。
苏寒临小心翼翼地摆弄着手中的凤冠,眼里是止不住地笑意:“做工这样精巧,她会喜欢吧?”
他言语中带着不确定,还带着些无来由的害怕。
苏寒临心里清楚,宋家一事的真相他瞒不过宋昭华,也知道是自己对她不住。
但大局面前,他真的别无他法。
如今,苏寒临只希望等宋昭华凯旋回京后,他们的感情能回到一开始!
近侍跟在他身边伺候多年,也自然知道他说的是谁,开口附和:“殿下放心吧,宋将军定然会明白您的心意的。”
“按着战报上的脚程算,现下宋将军就该进京了,殿下您……”
近侍提议的话还没说完,殿门却被一把推开。
一名侍卫慌张地跑了进来:“殿下,宋将军……宋将军出事了!”
苏寒临手下一抖,凤冠直直砸在了地上,珠翠散落一地——
他呆呆望着地上的狼藉,大脑一片空白,随后用最快的速度冲了出去!
一路飞奔,苏寒临心中不安愈发强烈。
下一瞬,他脚步生生顿住!
京城门口,整齐的大军一步步走进来,和去时的意气风发不同,他们每个人的头上都系着一条白绫,面色悲戚!
苏寒临心沉了下,宋昭华呢?
他努力在大军中搜寻她的身影,却始终没有踪迹。
这刹那,慌乱袭满了心头。
苏寒临一把扯住了副将许如安的衣领,厉声问道:“宋昭华呢?!”
许如安默了瞬,声音泛着哽咽:“将军她……死了!”
他永远忘不了那场本来必胜的战役,在最后一刻,本能直接杀死敌将的宋昭华却选择了同归于尽!
许如安永远记得那柄长枪刺进宋昭华心口时迸溅出来的鲜血,那么滚烫,又那么冰凉!
而这一切,都是拜眼前人所赐!
许如安看着眼前明显愣住的苏寒临,近乎报复般的开口:“将军临死前留下话,说京城有她死了都不愿再见的人,于是我将她葬在了边关。”
说着,他掏出一封信交给苏寒临,“这是上战场前将军让我交给您的。”
苏寒临呆愣看着眼前泛黄的纸,颤着手接过。
这一刻,他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害怕。
他忽然意识到,或许从选了盔甲的那一刻起,宋昭华就没打算再活着回来。
苏寒临深吸了一口气,缓缓展开,信上是宋昭华的亲笔——
“江山我守住了,我不要你娶我。苏寒临,我的命给你,你把我的亲人还给我,好不好?”
第十一章
苏寒临一字一句地读完了宋昭华的绝笔,掩藏在心中的悲伤无以复加。
他从没想过,他们之间会是这样的结局!
而宋昭华甚至于死后,都不愿再回京城。
他的阿华,想必已是恨极了他,连最后的一丝念想也不愿再留给他。
许如安向他拱了拱手:“臣斗胆恳请太子殿下随我去见见宋将军。”
苏寒临向来沉稳,第一次这般慌了神,他颤抖着声音开口:“去备马,她是死是活,我总要亲眼见着……”
然而,他话音未落,皇上的圣旨就已经到了。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氏女宋昭华虽为罪臣之女,但念其破敌有功,功过相抵,特允宋家族人入宗祠。另,太子当替朕犒赏三军,不得有误,钦此!”
苏寒临沉下了脸色,并未动作。
宣旨的太监提醒他:“太子殿下,还不接旨?”
苏寒临努力平复了下心情后,接过了圣旨:“儿臣接旨。”
待太监走后,许如安走上前:“殿下……”
苏寒临沉下了嗓音:“今日便罢了,待我处理好事情以后,再与你同去。”
许如安抬起了头,低声道:“从前宋将军同臣说,太子殿下事事都不以她为重,臣还不信,但如今宋将军人已经不在了,殿下都不肯去看她一眼吗?”
苏寒临握着圣旨的手用力到指尖已经泛白,又说出了曾经他对宋昭华说过的话:
“皇命难违。”
许如安知道他的难处,只是替宋昭华不值,却也无能为力。
他向苏寒临拱了拱手,便兀自离开了。
苏寒临看着他离去的背影亦如看见了战场上宋昭华的决绝。
储君之位,太过沉重,既是权利,亦是束缚。
苏寒临一直都知道要成大事,就必定会有牺牲,宋家从一开始便在他的筹划之中,只是宋昭华的死不在他的计划之内……
等苏寒临忙完所有事情时候,已经是三日后。
回到东宫,他不自觉走到了宋昭华住过的宫殿。
许是上天也觉得对宋昭华太过残忍,自传来她的死讯后,京城就接连下了好几场大雪,和她在时一样,处处银装素裹。
昔日,宋昭华在这里舞剑的身影仿佛还在眼前。
苏寒临站在雪地中,闭上了眼睛,仿若宋昭华还在身旁。
他突然想起,儿时,宋昭华也是最喜欢看雪景,会拉着他一起,走在京城的街头。
倏地,一阵脚步声响起,苏寒临的肩上一沉,一件披风落在了他的身上:“殿下,外面天寒,小心着凉。”
苏寒临猛地回过身,握住了她的手:“阿华,我就知道你没……”
沈乐嫣叹了口气:“殿下。”
待看清来人后,苏寒临松开了她的手:“怎么是你?”
沈乐嫣替他理了理披风:“殿下,宋将军已经不在了。”
苏寒临沉声道:“你来此处做什么?”
沈乐嫣挥了挥手,一旁的宫女端着一套盔甲走上了前来。
“我去寻了许如安,向他讨来了殿下之前给宋将军的盔甲,想在此处为她立一个衣冠冢。”
沈乐嫣看向了苏寒临,“殿下,今日是宋将军的头七,臣妾特来送宋将军,望她一路好走。”
第十二章
苏寒临伸出手,轻轻抚了抚那厚重的盔甲,眼中难掩悲伤:“我以为她死了,你该高兴才对。”
沈乐嫣苦笑道:“京城人人皆知殿下与宋将军两情相悦,而我自知殿下对我并无情谊,我嫉妒她,也怨过她,却从没有真正恨过她。”
沈乐嫣走到他的身旁继续说:“宋将军出征前,我去见过她一面。她确实是个令人钦佩的巾帼英雄,只是殿下你这般对她,当真没有后悔过吗?”
闻言,苏寒临的神色沉了又沉却并未答话。
见他这样,沈乐嫣已然明了:“太子殿下心存大志,臣妾想就算重来一次,您依然会做出同样的选择,您原本就是这样的人,只是宋昭华她从来没有看清过你罢了。”
苏寒临沉默了瞬,回头看向她:“从前,是我小看了你。”
沈乐嫣说的每一句话,都狠狠地戳到了他的痛处。
确实。
哪怕明知会是这样的结局,苏寒临也义无反顾,但若说后悔,可能也是有一些的。
苏寒临沉着嗓音说:“既然要立衣冠冢,那便把喜服也拿来吧。我答应过阿华,待她回来便要娶她的。”
沈乐嫣摇了摇头:“那身喜服我已经命人烧了……”
她话音未落,几乎是一瞬间苏寒临猛地捏紧了她的手腕,发了狠:“你怎么敢?!”
沈乐嫣忍着痛说:“宋昭华她没有回来,她也不想回来。殿下,你们之间隔着的是血海深仇,哪怕你将来把皇后之位给她,想必她也是不稀罕的,更遑论只是个妾!”
苏寒临缓缓松开了手,想到宋昭华临走时包涵恨意的眼神,喉中一哽:“阿华,她当是恨极了我。”
沈乐嫣向他行了一个礼:“殿下,逝者已矣,就请放宋将军自由罢。”
苏寒临闭了闭眼睛,不再说话。
大雪落在了盔甲上,很快被一层层白色覆盖。
几人站在了雪中,沉默不语。
……
当晚,苏寒临召来了许如安,与他一起连夜出城,一路北上。
到了宋昭华的坟前,苏寒临看着上面的墓碑,轻轻拂去了上面的霜雪。
直到此刻,他才真的有了宋昭华已经死了的实感。
“阿华,我来看你了。对不起,我又来迟了。”
许如安将拜祭的东西备好后,便默默退下了。
身为宋昭华最亲近的副将,他们经年一起出生入死,若说这世上还有谁最因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