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11 10:34 | 栏目: 民间鬼故事 | 点击:次
“对了”
朱孝熥道:“朕的父王,礼部要商定出追封的谥号来。”
“交由朕与皇爷爷裁定。”
“皇爷爷,孙儿到时候登基了,追封父王是可以的吧?”
朱元璋有点无语。
这算什么事情?
自己这个当老子的都还没死。
结果孙子就已经上位了,要给自己的老子追封。
历朝历代哪有这样的事情啊。
朱元璋道:“你看着办就行。”
“就怕你十月初一的登基大典,进行不下去。”
第38章
“北方藩王大军,可都看着你呢。”
“会给你登基的机会吗?”
朱孝熥笑道:“你没意见就好。”
“藩王大军嘛,皇爷爷也不用担心了,孙儿自然是有对策的。”
“茹常。”
他话锋一转,没有再理会老朱,顿声喊道。
茹常高声,道:“臣在。”
“恭听圣意。”
朱孝熥道:“马上由你兵部下发朕的旨意,各地卫所军队,无旨调动,均视为谋逆造反。”
“将士应及时醒悟,回到营地,朕一概不究。”
茹常道:“臣遵旨,臣下去就去办。”
这道旨意能不能出金陵,问题不大。
应天府也可以。
可出了应天府,有多少人遵照,那就不得而知了。
“此外。”
朱孝熥道:“传喻天下。”
“北方藩王擅自带兵离开封地,此乃大罪。”
“立即带兵返回封地,朕既往不咎,否则一概视为谋逆造反,天下各地……。”
朱元璋眼皮子一跳。
诧异的看向朱孝熥。
不知道朱孝熥到底哪里来的底气,说出这样的话来。
但他听着听着有点不对味了。
似乎这旨意下的,有点东西啊。
“凉国公。”
跪在地上许久的舅姥爷,蓝玉,总算是有机会移动一下了。
他并不敢倚老卖老,仗着是朱孝熥的舅姥爷,就敢有任何随意的地方。
借着回话的机会。
他跪的生疼的双腿,挪动了几步都是吃力得很。
“你即刻率领十万京营大军,前往芜湖,宜兴,苏州一线,统御大军布防,挡住南线贼军。”
朱孝熥说道。
蓝玉当即应声道:“臣遵旨。”
朱元璋没忍住,问道:“十万京营大军?能挡住南方勤王大军吗?”
“你把兵力分摊在三个地方,就是削弱了自己的力量啊。”
“还不如集中兵力,在金陵城五十里周围布防。”
蓝玉道:“回太上皇,南方乱军,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还是该吧主要兵力,都留在金陵,抗衡北方的藩王乱军。”
“南方乱军,都是临时调动的,多是地方府兵卫所,还有地主豪绅走出来了。”
“看似声势浩大,不足为虑。”
朱元璋问道:“那蓝玉率军南下后,京营谁还坐镇?”
“汤和?”
这是一个大问题啊。
大家都知道,京营是有蓝玉坐镇,才没有暴动的。
这时候把蓝玉调走,那不是自毁长城吗?
京营没有蓝玉坐镇,谁还能压得住?
一时间。
一些文官的心思顿时活泛了起来。
这或许是一个机会啊。
没有蓝玉。
这金陵可就不会那么太平了。
朱孝熥像是完全不知道蓝玉的重要性一样,他笑道:“不是,是曹国公。”
朱元璋惊讶问道:“曹国公,李景隆?”
“他能镇压得住京营。”
他忍不住看向下面的李景隆,后者匍匐着,看不到正面。
这二十啷当的小子,虽然是公爵。
京营里的将士都是骄兵悍将的。
管不得住吗?
说不定,李景隆一上任,蓝玉一离开。
京营将校就把李景隆给抓紧来,然后发动兵变了。
不是没有这个可能。
老朱以及诸多文官都是这样想的。*
第39章
“朕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朱孝熥笑道:“李景隆做事还是可以的,再加上有其他勋贵相助,管理京营不是什么问题。”
其实。
这就是他打了一个烟雾弹。
看似李景隆执掌京营。
实际上京营做主的另有其人。
根本就不用担心。
朱元璋摇头。
这孽障的手段,他是看不懂,完全看不明白到底有什么用意。
就这京营。
他绝对不会让蓝玉离开,更不会让李景隆执掌。
朱孝熥开口道:“京营之事,就这么安排下来了。”
“李景隆,不要让朕失望。”
李景隆朗声道:“陛下放心,臣绝对不负圣恩。”
“嗯。”
朱孝熥淡淡的点了点头,巡视一圈后,道:“宗人府宗人令可在?”
“回陛下,宗人令乃是秦王朱樉,并不在京。”
有宗人府的官员说道。
朱元璋听到这话,心头一突。
文官们也是面露惊骇之色。
这是何意?
突然要宗人府。
这个时候要宗人府,必然是牵扯到皇室宗亲的。
那么是谁?
很快就呼之欲出了。
不是那位差点就册封太孙的朱允炆,陛下的二哥,还能是谁?
“孝熥,你想要对允炆干什么?”朱元璋主动问道。
他对这个二皇孙,还是有点感情的。
差点就是自己的接班人。
亲手册封的太孙了。
朱孝熥淡淡的说道:“即日起。”
“父王的庶长子朱允炆,皇爷爷的庶孙,废除皇籍,贬为庶人,不许再以朱姓,随其母姓。”
“任何人不得再以皇亲国戚视之,如有不遵者,处死。”
“谁敢暗中接济,或者要利用他,灭族。”
朱孝熥眼睛眯了起来,这是危险的信号。
“等到平定南北乱军之后,逐出宫墙,任由其自生自灭。”
“其母吕氏。”
“皇爷爷。”
朱孝熥看向老朱,道:“你觉得该怎么办?”
这个皮球丢给朱元璋。
就是朱孝熥不想沾惹不孝之名。
吕氏到底是他名义上的母亲。
用老朱的手来做事,就是朱元璋干的,可就不是他朱孝熥干的。
朱元璋瞪了朱孝熥一样。,
怎么不知道这是孽障在利用他呢。
“原来你也有顾忌的时候啊。”朱元璋不由露出讥讽之色,道:“废了吕氏太子妃,贬为庶人,随允炆逐出宫墙去吧。”
朱孝熥追问道:“皇爷爷,要是吕氏之人要利用他们该如何?”
朱元璋有点恼怒,这孙子是顺着杆子往上爬,要把他利用到极致是吧?
“着锦衣卫看管,居心叵测之人,一律拿下审问。”
朱孝熥叫道:“好,皇爷爷圣明啊。”
“就按照皇爷爷说的办。”
“诸位都听到了,这是皇爷爷的安排,都要牢记在心啊。”
朱孝熥的嘴角笑意,完全没有掩饰。
虽然有点掩耳盗铃的味道。
但到底是有一块遮羞布了不是?
他不在乎名声。
可能把老朱也捎带上,何乐而不为呢?
群臣都是沉默以对,唯有听命行事。
不少人原先支持朱允炆的文官,心头都是一叹。
谁能想到。
距离太孙一步之遥的二皇孙,就这么倒台了呢?
瞬间就从云端掉落在了地上。
比他们还不如。
只能说世事无常,造化弄人啊。
“退朝吧。”
朱孝熥的目的达到了,也懒得跟群臣废话了,他起身离开。
群臣山呼跪送。
“恭送陛下,太上皇。”
第40章
朱孝熥与朱元璋离开后。
朝臣们才站了起来。
一个个双腿都发软。
没有力气。
都是搀扶着才能起来。
茹常挣扎着站起来,却是差点没站稳,好在是杨靖拉了他一把。
“茹尚书,你是不是有什么事情瞒着人啊。”杨靖低声说道。
茹常面不改色的说道:“杨尚书,你这话我就不解了,我有什么事情好瞒人的?”
杨靖微微一笑,道:“都说茹尚书谨慎小心,多是忠义正直之人。”
“朝廷今日做出这等匪夷所思的举动,甘愿冒着得罪满朝文官,都要支持陛下。”
“尚书敢说不知道,不为人知的事情?”
茹常却是揉着膝盖,轻轻摇头,并不言语。
“杨尚书,跟着陛下吧,不要有其他心思了。”
“言尽于此。”
茹常说完之后,一瘸一拐的离开了。
其他兵部官员,都被其他文官套近乎了,都想打听到些消息。
但兵部官员嘴巴紧得很,没有人说话的。
“信国公,该走了。”
蓝玉,李景隆等人,过去把汤和扶了起来。
汤和的双腿早就跪麻了。
这个年纪,跪这么久。
真是难为他了。
“可惜了。”
“冯胜与傅友德,多年的兄弟,就这么没了。”
汤和微微叹息道。
蓝玉没说话,只是最骄傲不屑。
李景隆却是冷声道:“那是他们咎由自取。”
“私通藩王就不说了,竟然还敢私下与藩王见面。”
“冯胜竟然偷跑去见周王。”
“值此关键之时,他偷出金陵,见周王是何用意?”
“真当陛下会不知道?”
“陛下雄才大略,洞若观火,一切都在掌握之中。”
“陛下能忍他?”
“太上皇都无法忍他。”
“更别说今日之时,他自取灭亡。”
李景隆的话,让众人深以为然。
“还好,陛下英明。”
“若是让他知道京营之事,怕是潜伏得更深了。”
“要坏了大事。”
徐辉祖也是点头,他感慨的说道:“我收到大姐的来信,都不敢私藏,交给了陛下……。”
“燕王自寻死路,竟敢不遵天子,不从陛下。”
“死有余辜。”
徐辉祖的大姐是徐妙云,是燕王妃。
竟然来信了。
徐辉祖还交给了陛下。
这说明什么?
说明徐辉祖对陛下的忠心,还有对燕王已经放弃了。
这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