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18 09:50 | 栏目: 灵异鬼故事 | 点击:次
萧玉抬头望去,那人黑色狐裘大氅加身,桃花眼里波光潋滟。
“见过二哥,二嫂。”
谢谨冲他行了礼,萧玉也随着见了礼。
这对夫妇便是辰王谢晋和辰王妃佟氏。
“四弟妹不必多礼,四弟,这雪天路滑,你怎能不照顾着四弟妹,瞧她走得多辛苦!”
佟氏笑着开口,语气里尽是关怀之意。
辰王倒是上前一步,拍了拍谢谨肩膀,悄声附身在他耳边低语。
“四弟,放着如花美眷不疼惜,莫等失去了再后悔哦!”
说完后还刻意扫了一眼萧玉。
这副形态只让谢谨心里有些瞧不起,在他眼里辰王是个喜欢扎在女人堆里的好色者,可女人才最是容易误事的!这个二哥虽然伪装得好,但好色也是真的。
谢谨此刻还不知,以后的某一天,辰王的这句话,竟是一语成谶。
眼下他只觉得辰王是在嘲笑他,因此脸上浮现了一丝疏离的笑。
“不敢跟二哥比,一院子的莺莺燕燕,二哥忙得过来吗?”
辰王脸上笑意放大。
“忙不过来也得忙,看着也养眼呀!四弟若是喜欢,我那里有几个唱曲儿的,那小腰儿……啧啧!送给四弟把玩一番?”
谢谨懒得跟他说话,轻扫他一眼,迈步朝前走去。
辰王喊着“四弟”也追了上去。
剩下萧玉与辰王妃由下人扶着,慢慢朝前走。
“说起来,四弟妹还未曾到府上做过客,什么时候有空,等春日来了,我给四弟妹下帖子去辰王府赏花?”
“二嫂客气了,我那妹妹如今在你们辰王府,倒是劳烦嫂嫂平日里多照顾着些。”
提起萧容,辰王妃脸上的笑僵了僵。
“那是,这本就是我应该做的,倒是没想到,萧庶妃竟然愿意到辰王府来。”
这话本是讽刺萧家堂堂首辅之女,竟甘愿做妾,反正这脸面早就丢尽了,早在萧容进辰王府的时候,谁没议论过几句?
脸面这东西值多少钱?萧家都不在意,萧玉在意个什么劲儿!
“我前些日子回萧府,听母亲说二妹妹有了身子,妹妹倒是恭喜二嫂,辰王府又要添丁了!”
辰王妃绞了绞帕子,轻轻应了一声,心里倒是恨得直痒痒。
早就听说萧容是个娇纵惯了,没什么脑子的,想着辰王过几天就厌了,没想到她竟是好手段,竟让辰王流连忘返,孩子还没生下来,就让辰王给她升了位份。
她已经冲萧容下了几次手,都没有得逞,反倒让她有了警惕,还找了辰王让她做保,若萧容生不下孩子,就唯她是问。
辰王妃岂能不恨?无论如何,她都得想尽办法保住她的孩子。
想那辰王,后院女人不少,除了辰王妃给她生下的两子一女,还有两个庶女,庶子倒是一个都没有,其中少不了辰王妃的“功劳”。
今日见了萧玉,她倒是觉得萧容若生下一个庶子,也不一定是件坏事,她的两个儿子已经长大了,若是有个得力的庶子,自己好好培养,以后也能扶持一二。
第44章荒废的宫殿
说着话,已到了福明殿,大殿两旁分列席位。
帝后还没到,许多人三三两两地站着聊天。
瑞王府的位置较靠前,萧玉一眼便看到了顾九辞。
正犹豫着要不要上前打个招呼,谢谨的眼睛便盯了过来,萧玉想了想,大庭广众之下,还是算了吧!没看见顾九辞身边冷冷清清的,谁也没敢上前吗!
自己就不去显眼了!
因此,她只过去与父亲萧行之打了招呼,便坐到了自己座位上。
这时钟声响起,不多时,年轻的皇帝携皇后款款而来。
众人起身山呼万岁千岁,唯顾九辞只起身未行礼,显得鹤立鸡群。
“众卿平身,都坐吧!”
入座后,安帝又说了一些过年的喜庆话,这才正式开宴。
宫宴上的菜精致有余,却不好吃,尤其这样的大冬天,从御膳房出来到摆上桌子,都已经冷透了,萧玉早有准备,在府里出发的时候已经吃得饱饱的,怀里还揣了一些点心备着,因此每道菜只象征性地动了动筷子。
宴乐起时,一个小宫女悄悄到了萧玉身后。
“瑞王妃,太后娘娘有请。”
萧玉转头看了一眼谢谨。
“王爷,妾身去去就回。”
谢谨目光闪了闪,略带深意地看着她点点头。
萧玉带了玉颜,随着小宫女去了慈安宫。
雪飘的渐渐大了些,小宫女带了两把伞,玉颜一手撑伞,一手扶着萧玉,她会武走的自然稳得多。
远远便见安嬷嬷撑着伞在门口张望。
“安嬷嬷。”
“总算来了,这会儿雪下大了,我还担心你摔倒。”
“劳嬷嬷记挂,太后娘娘身体怎么样?”
“我瞧着不大好。”
安嬷嬷一脸忧心,估计站在这里迎她就是想叮嘱她几句。
“这几天瞧着像是有心事,饭也吃得少了,呆会你可得好好劝劝。”
“我知道了。”
内殿里暖洋洋的,很是舒服,玉颜帮她除了雪裘,等在外殿。
太后正歪在软榻上微闭着眼,看着确实不如上次所见,精气神儿明显弱了许多,听到有脚步声过来,才睁开眼。
“想着就是你。”
“太后娘娘。”
萧玉要行礼,被太后挥挥手免了。
“这里又没外人,不必行那些虚礼了!”
萧玉眼圈微红,上前伸手给太后轻轻按着腿。
“可是最近又没好好吃饭?瘦了不少。”
太后轻拍她的胳膊,想到自己的儿子女儿都不如眼前的萧玉贴心,心里就是一阵悲哀。
“老了,胃口越发地差,想来也撑不了多久了!”
“可别这么说!您可得对自己有信心些,宫里的太医若是不行,不如我去外面寻些名医来给您看看?”
“自个儿的身体,我自己知道,不用那么麻烦,倒是你,让我放心不下。”
“你和谢谨的事,我都听说了,虽说我也让安嬷嬷去敲打他,但最终还得你自己争口气。”
萧玉脸上露出一抹笑,知道太后这是为她好,怪不得谢谨要三番两次地警告他,原来安嬷嬷已经找过他了,许是说了一些为她撑腰的话,让他不高兴了。
“我的事您就别操心了,左右我也不傻,不会吃亏的,倒是您这身体,可得尽快好起来,否则我若被人欺负了,谁来给我撑腰呢!”
太后点点她的额头,轻笑了起来,旁边的安嬷嬷看了,转过身抹了一把眼睛。
“行了,你也别难过,今儿个让你过来,还有一件事,不安排好我这心里放不下。”
“您说,有什么事需要我做的?”
“还不是这老货,我若是走了,她肯定要闹着要去为了守陵,她照顾了我大半辈子,老了老了,我哪里忍心让她受那个罪,如果我走了,就让她跟着你可好?跟着别人我不放心。”
太后才起了个头,安嬷嬷便在一旁默默垂泪。
“我都说了,若是您走了,我跟您一块儿去,到了地下我还能伺候您!”
太后白了安嬷嬷一眼。
“你呀,可别这么傻!最知道我的!这辈子我困在宫里一生,生平最希望四处走走,看看东临的天下,所以啊,我没享到的福,我还想你替我去享,跟着玉儿,有机会到处走走看看,也算是替我了了心愿,做什么一根筋呢!”
安嬷嬷听了越发流泪不止,萧玉一时也觉得心头绞痛,喉咙哽得厉害。
“您放心,我会照顾好安嬷嬷的。”
“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宫宴的菜都不好吃,我这会儿正好饿了,就陪我一起吃点?“
萧玉点点头,倒是一点都不客气,“我正饿着呢!”
说着话上前扶太后起来。
安嬷嬷已经叫人将准备了小几,端上了两碗熬得浓香四溢的小米粥,两盘金黄的玉米饼子,四样小菜。
先前太后说想吃些民间的吃食,萧玉托人寻了一个庄子上的老婆婆,做的这玉米饼子,太后很是喜欢,每日都让人做上一碟子。
“这玉米饼子很合胃口,我很喜欢。”
太后看到这个,就想到这是萧玉的功劳,因此很是慈爱地拍拍她的手。
有萧玉陪着,边说边吃,太后倒是难得喝了一碗粥,就着小菜还吃了半个饼子,喜得安嬷嬷合不拢嘴。
“看看,有瑞王妃陪着,您比平时都多吃不少呢!可是不错。”
“嗯,表现不错!”
萧玉也夸张地赞扬了一番,太后的脸上笑容不减,也添了些红晕。
又嘱咐了萧玉几句,这才让安嬷嬷送她出去。
“嬷嬷,若是太后有什么想吃的,你就叫人捎信给我,我让人做好送进来。”
安嬷嬷知道萧玉的心意,她自己做的几道点心太后确实爱吃,只是最近身体胃口差了,也不念叨了,只这玉米饼子,倒是喜爱得紧,如今听萧玉这么说,心里又是一阵一阵的难受。
回福宁殿的路上,萧玉心头有些沉重。
太后这病,不太乐观。
她并不是不知道太后有心结,安帝虽是她的亲生儿子,却不贴心,还有晋宁长公主,和晋安长公主,都在外立了府,却极少进宫来看望她。
就连这次宫宴,两个长公主都没来。
人年纪大了,就难免想得多些,年轻时候,太后性子要强,安帝从小被先帝带着身边教导,往往对她敬畏有余,偶尔亲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