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17 21:50 | 栏目: 灵异鬼故事 | 点击:次
他老人精了,自然知道免费的就是最贵的。
但许诗霜远道而来,肯定是有求于他。如果事儿不大的话,黄县长倒不介意卖她这个好处。
“许军医呀,你还没说你今儿来县里是什么事呢,我上回说了要好好款待你的,中午咱们一块吃个饭。”
“害,我还真个事想麻烦您。”许诗霜也不绕弯子,给贝曼英使了个眼色。
贝曼英赶紧从布兜里掏出一瓶耗油,许诗霜接过递过去道:“咱们海军部队在岛上开了个厂子,专门生产这种叫耗油的调味料。因为我们在海边嘛,天然就地使用生蚝当做原材料萃取,调制出来的这种酱汁用来炒菜特别地香。就是我们部队消化不了这么多产品,想着说看能不能在ʝʂɠ南漳县打开销路,您这边能介绍一下,行个方便吗?”
黄县长一听挺惊讶的。
他可从来没听说过部队里建厂的事儿,这不影响战士们训练吗?
后来才听许诗霜解释说,厂子的工人是军嫂,主要是为了让大家共同致富。
这个部队都同意的事儿,黄县长自然没什么不同意的,直接就说让政府食堂也开始跟他们采购这个耗油。
而且许诗霜说耗油一大瓶才一毛五,跟酱油差不多价格,算得上非常实惠了。
许诗霜又问起马上要过年了,他们政府机关的年关礼打算送啥?
黄县长一点就通,看着她失笑道:“许军医,你挺厉害啊。”
居然连这都算上了。
他感觉许诗霜不像个军医,倒有从政的潜力。
这个女人很精明。
“这不,耗油滞销,帮帮我们吧。”许诗霜笑道。
黄县长也乐于送这个人情给她,当即答应年节送礼时再订一批货。
这个年代国营厂子福利非常好,政府单位就更不用说了,柴米油盐小到卫生纸,单位都给包了。
以往过年都是送肉送水果罐头等等,这次又加上了第一海军厂出品的精品耗油,每人送三瓶。
像单位有多少人数这种具体杂事接下来就不归黄县长管了。
许诗霜走前跟政府单位负责发放年节礼品的工作人员盘点了一下,差不多有七八十号人。
加起来能订个几百瓶的货。
“太好了!!”贝曼英一脸高兴,道:“诗霜你真强,随便动动嘴皮子就又卖出去了几百瓶。”
“我哪儿止动嘴皮子。”许诗霜摇头道,“我可是付诸行动了好吗?”
贝曼英想想也是。她还免费帮那个黄县长看了牙齿呢,也费了些精力。
“辛苦你了诗霜,不过你咋跟人县长也认识的啊?”贝曼英忍不住问。
“之前有一次吃饭在国营饭店碰见的。”许诗霜道,“当时有个我在望城的熟人也在,就是那边的市长。他儿子找我看过牙。”
小姑子居然连市长大人都认识??
贝曼英心中对她的敬仰又再次上了一个台阶。
中午黄县长本来说要请她们吃饭,但临时有事被叫走了。
他秘书就给两人分发了食堂券,领她们上政府单位食堂吃了一顿。
政府单位伙食还是不错的,有荤有素有汤,白米饭管饱。
两人吃饱以后,坐着休息了一会。
贝曼英问她:“我们等会就回去吗?我想去供销社逛逛,有些东西想买。”
“没这么早。”许诗霜抬起手腕看了眼手表道,“我们一会还得去几个地方。”
贝曼英:“?”
南漳县虽然是一座县城,但在南边经济发展还是不错的,有好几个国营单位厂子。
许诗霜接下来带她一一拜访过去。
许是有部队和政府单位的支持作敲门砖,每一次她都成功了。
不仅拿下了那些单位厂子的食堂订单,还弄好了年节礼。
而且有几家厂子不缺钱,大概也抱着想巴结部队抱大腿的想法,直接就把一半钱款现结给了她们。
贝曼英在心里粗粗估计了一下,就这一会功夫,许诗霜又卖出去了几千瓶耗油。
“这会不会太多了?”她有点担心道,“我们厂子的产量可能跟不上。”
许诗霜道:“放心,距离过年还有很长时间呢,足够了。要是人手不够我们到时候再招。”
她还寻思着要给耗油瓶子设计一下外包装,否则要是当做年节礼送给工人太磕碜了,不雅观。
最后在县城待到快五点,一看时间来不及了,两人赶紧赶往码头。
第314章 爹妈来岛探视
贝曼英除了担任耗油厂车间主任这一职位,还兼职着会计。
回到岛上她就先算账,加上今天其他厂家现结的钱款,也就刚将订一批玻璃瓶新货,还没有余钱给员工发工资。
许诗霜道:“不用急,慢慢来。钱和面包都会有的。”
贝曼英笑道:“我倒是不急。”
这次跟许诗霜出去一趟,她感觉自己学会不少,只觉得未来可期。
就像许诗霜说得那样,她们的耗油产品这样好,肯定会做大做强。
只是在听许诗霜说她打算给耗油瓶子进行包装设计时,贝曼英不太赞同,道:“这样成本算下来太高了,跟印刷厂定制的钱我们恐怕付不起。”
这个年代印刷费用相对还是比较昂贵的。
因为机器全部都得从国外进口。南漳县有没有印刷厂还不知道。
许诗霜道:“这个我来想办法。”
贝曼英点点头,“行,我相信你。”
不知不觉,她好像要变成这个小姑子的迷妹了。
……
这一年,中东战争爆发。
外界纷纷扰扰,华国巍然不动,在静谧中缓慢酝酿风云发展着。
这事儿甚至没登主流报纸,百姓们根本无从得知。
只有部队高官、外交官等国家干部知晓一二,他们随时要分析。
这件事发生后,石油在国际上价格暴涨,国际形势风云变幻。
无形之中,似乎也隐约影响到了环泗岛。
比如许诗霜就能明显感到,陆星剑归家的时间越来越晚。他在特种部队的任务很繁重,已经没时间回家做饭。
晚上许诗霜自觉肩负起了接谢烨霖下班的任务,母子俩有时候就上部队对付一顿,顺道给陆星剑打包饭菜,等他晚归回来再热一下给他吃。
一家三口过着平静充实的生活,直到许诗霜收到苏女士的回信,这份平静被打破。
苏女士表明大嫂已经坐完月子,双胞胎比较累人,她妈也就是亲家那边会过来帮忙带孩子。
她得空,准备和许老爹过来探望她,让她和二哥许晨做好准备,“接驾”。
许诗霜收到信跟陆星剑说了,时间上有些来不及,可他还是赶紧去动用关系要给岳父岳母买卧铺票。
苏女士在电话里听了,忙让他们不要这么破费。
“哎呀,买软卧干啥,那么贵浪费钱,大领导坐的我们普通人可无福消受,给我们俩买硬卧就成!”
在苏娟芳的强硬要求下,最后还是买了硬卧。
听她说大哥许俊彦也想来,但人得在家上班看孩子。
许晨和贝曼英得知爸妈要来,也格外地高兴。
说实话离开家这么久,他们也想家了。
“等爸妈来了,让他们多待一阵吧?”许晨跟许诗霜商量道,“我让曼英去收拾空房间,到时候让他们住我家。”
许诗霜有些为难,道:“妈倒是容易,但爸估计要回去上班。”
许晨想想也是。毕竟光荣的许老爹可是电瓷厂里唯一的七级锻工,说夸张点,遇到难点的任务,厂子里离了他估计都转不动。
“那到时候看看能不能让爸先回去,妈留下来……”
“也成。”许诗霜道。
在苏女士和许老爹到来之前,彼时,香江也发生了一件与她相关的事情。
先前说道一名香江医生访华,有一次无意看到许诗霜登报的牙科专业文章惊为天人,将其引进带回了香江。近些年香江因与国外开放接轨,发展极快,已有相当专业的医学学术杂志了。
这篇文章发上去,几乎是小小地轰动了香江牙医学界。
一时间,香江牙医们议论纷纷,都在想这位许诗霜小姐是何方神圣。
“她是大陆人。”最初引进文章的医生道。
“什么?!”众人又吃了一惊。
有人感慨,“要不是现实摆在眼前,我都不敢相信,内陆的医学发展已经如此先进了吗?”
“我还以为他们一直故步自封呢……”
这个年代香江人对大陆的印象普遍可以浓缩为一个词:穷。
不过这也是现实。同样在华夏这片土地上,大陆人普遍还吃不饱穿不暖,想买个暖水壶自行车还得费尽心思弄票券,香江的物资已经十分丰盛,大超市里想买啥买啥,富人们的生活更是酒池肉林。
而且这会帝国主义封锁华国,外国进口的东西都只能通过香江运进来,这其中庞大的利益可想而知。
新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