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2 16:17 | 栏目: 恐怖鬼故事 | 点击:次
旋即只听老朱沉声下令道:
“姚广孝所言不错,应当严查。”
“毛骧!”
“微臣在。”
“近今日便不要出门,待诸事查明,再行定论!”
“微臣.....领命!”
纵有许多不甘,可老朱已然开口,毛骧又哪里敢讨价还价。
也是此时。
只听朱标看向一旁的汤和,随意说道:
“信国公可有事奏?”
“嗯?”汤和一愣,旋即忙拱手道:“臣有奏!”
“年中太子北伐,大胜而归,除少许部族不愿归降外,尽收草原之地。”
“北元旧主已谪居京都多时,北元尽除。”
“年节在即,诸多庆典又近在眼前,臣以为此次年节当召诸将返京,共享盛举。”
话音落下。
在场官员先是一阵错愕,不过很快便也释怀。
只因压根没人将汤和的提议放在心上。
眼下正值国战,虽说大明诸将只是驻扎北境,就连驻扎高丽的蓝玉一军也只是作壁上观,看高丽新旧两朝和倭国狗咬狗。
可说到底,国战毕竟是大明所提。
若是突然召回所有将帅,草原部族多半会趁机再反。
高丽那边觊觎辽东卫所也不是一日两日了,说不准他们会调转矛头,伙同倭国一起进犯大明。
如此多事之秋,自然不是召诸将回京,同度年节的时候。
就在众人不以为意,确信老朱、朱标断然不会同意之时,却见龙椅前的朱标转身冲老朱拱手道:
“父皇,信国公所言有理。”
“先前北伐,诸将各有功劳,也该封赏。”
“驻扎半年,也是辛劳,当趁册封太孙召诸将还朝,共襄盛举。”
“太子殿下!”
还不等老朱开口,费成仁似生怕被抢了风头一般,忙出班请奏道:
“陛下,太子殿下,诸将功劳也是辛劳,然正值国战,不该此时召诸将还朝。”
“况且陛下刚刚下令,全歼倭国。若此时召回诸将,恐倭国不遗余力,反扑我驻高丽的兵卒。”
“还请太子殿下三思,请陛下明鉴!”
“请殿下三思,求陛下明鉴~”
随着费成仁话音落下,不少官员竟都跟着他齐齐请命。
朱标先前竟还没发现,这费成仁不过一吏部侍郎,并无爵位,没想到在文臣之中竟有如此号召力。
“标儿。”
见老朱瞥了眼下方跪着的群臣,显然是要自已跟他们掰扯。
朱标直起身子,转身朗声道:
“诸位臣工,此次国战乃我大明所开,将来也必须要我大明终止。”
“此时召边境诸将回京度过年节,同襄盛举。一来,是借以封赏北伐之战中,有功将帅。二来,也是天家仁德,体恤臣下。”
“况且如今虽是国战,可我大明未有一兵一卒陷于战阵,不能脱身。”
“故而召诸将还朝并无不妥。”
“太子殿下......”
就在费成仁还准备说些什么之时,只见李善长当即出班,朗声打断道:
“陛下仁德,太子贤明,乃我朝臣之幸。”
“老臣有一事,还想请教太子殿下。”
“老国公请讲!”
“敢问太子殿下,若召诸将还朝,驻扎高丽、北境的兵卒该由谁统领。”
“军中副将。”朱标当即答道,“我大明能战之将何止近千,召诸位功勋武将回京,也算给军中副将统帅的机会。”
“殿下英明,那若是倭国,甚至高丽以及北元残余趁机袭扰我驻军,又当如何?”
“那便看看他们有没有这个胆子!”
朱标声音愈隆,朗声开口:
“我大明体恤将土,召功勋武将回京度过年节,与家人团圆。”
“若趁此时袭扰我大明驻军,在此之前便要做好迎接大明盛怒之准备。”
“我大明体恤将土,不忍开战,可也绝不是羸弱之朝,任人欺辱。”
“若真有胆敢趁机袭扰我边军者,年节过后,孤自当御驾亲征,铲除奸邪!”
第307章 伯爵有伯爵的好处,国公有国公的难处
“且慢!”
听到朱标竟说要御驾亲征,老朱就跟被踩到了尾巴一样,坐在龙椅上的身体猛然一震。
“太子息怒,亲征之事日后再议。”
“父皇!”
朱标表情庄重,看向老朱郑重拱手道:
“召诸将还朝,也是向诸国证明。”
“此间天下,我大明可开战,亦可停战。”
“是战是休,我大明可一言而定,诸国若有不服,尽管一试。”
“看看我大明天朝之威严,可能忤逆!”
待朱标说完,李善长忙率先拱手道:
“太子英明,老臣请陛下下旨,召诸将还朝,共襄盛举!”
“请陛下下旨,召诸将还朝,共襄盛举~”
待李善长说完,汤和、开济、詹同等人齐声同奏。
可让李善长没想到的是,他明明已经表明态度,可不只费成仁,还有不少官员竟依旧立于原地。
半晌!
却见费成仁等官员郑重跪地,宛如一副忠臣死谏的模样,朗声开口道:
“求陛下三思,不可以三军将土之性命作赌!”
“求陛下三思!”
当看到朝堂众人竟分成两派,老朱眼眸微顿,不由觉得有趣。
看来李善长这些老家伙在朝堂的威信,已然是大打折扣。
如今的大明朝堂,似乎要出现一帮自认为是诤臣忠臣的清流。
“陛下!”就在老朱玩心大起,打算看朱标如何驳斥费成仁这群家伙时。
只见费成仁重重叩首后,旋即朗声喊道:
“陛下,我大明之威自能震慑诸国。纵然如此,却也不该让驻军将土身处险地。”
“一旦诸将召回,三军土卒群龙无首。但凡敌国进犯,我大明土卒危矣!”
“费侍郎所言有理。”
看着下方费成仁说话的的同时,甚至向前跪行两步。
那一副如临大敌的焦急模样,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敌国大军打到了他们大明的国都城前。
特别是看到他目光焦急,紧紧盯着自已。
老朱更是打心底里厌恶这套做派。
就好似整个奉天殿只有他费成仁一人忠心敢于直谏,就好像自已这个皇帝还不如他目光长远!
隐下心头厌恶后,老朱轻咳一声,缓缓说道:
“若只是为彰显我大明国威便召诸将还朝,的确有些冒险。”
“陛下圣明.....”
“只不过!”不等费成仁开口称赞,只听老朱继续说道:“召诸将还朝,也是让他们叩拜新君!”
此话一出,不仅李善长、费成仁,即便是龙椅前的朱标也不由一愣。
也是在众人诧异之余,老朱缓缓起身,朗声下令道:
“太子明德守礼,深肖朕躬,登基大典便定在开年之时。”
“如此,召诸将还朝叩拜新君,可有不妥?”
哪怕此刻老朱的语气很是温和,纵然老朱这话近似有征求他们意见的意思。
可在费成仁听来,老朱这话却也带着不容置疑的帝王威压。
当看到老朱眸光温和,正静静盯着自已。
费成仁不敢犹豫,忙拱手拜道:
“陛下圣明!”
“陛下圣明~”
在百官齐声跪拜的同时,老朱当即下旨道:
“传令诸将,年前赶回京城,叩拜新君!”
语罢,老朱转身便朝后殿走去。
而朱标在龙椅前愣了好大一会,忙下令退朝,朝老朱离开的方向追了过去。
也是等老朱、朱标离开。
费成仁想了想,还是走到李善长跟前,恭敬拱手道:
“老国公见谅,下官方才并非有意顶撞老国公,下官只是为边境将土考虑。”
“费侍郎忠君体国,当为年轻一辈官员之楷模。”李善长满脸笑容,宛如一宽厚老者般,对面前的费成仁大加赞赏道:“将来太子继位,费侍郎定是柱国能臣。”
“与太子殿下未必没有一段君臣佳话!”
“多谢老国公。”
看着再次躬身的费成仁,李善长很是慈祥将其扶起后,同汤和、刘伯温等人率先朝宫门外走去。
也是走出奉天殿。
李善长瞥了眼朝会之上,一直闭口不言的刘伯温。
旋即轻声打趣道:“诚意伯同陛下、太子南巡一番,好似将嘴巴忘到了南方。”
“处置李叔正时,诚意伯不曾开口。”
“官员弹劾毛骧时,诚意伯也不表态。”
“就连太子打算召诸将还朝,官员反对,诚意伯竟也闭口不言。”
“伯温啊,你莫不是被毒哑了?不如我给你找几服良方如何?”
“善长兄莫要说笑。”
看着面前的李善长、汤和二人,刘伯温轻叹一声,小声开口道:
“祸从口出,多说多错。”
“我都这么一把年纪了,自然不需装什么诤臣直谏,博天家器重。”
“况且!”
刘伯温眸光郑重,沉沉看了眼汤和后,这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