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04 10:26 | 栏目: 恐怖鬼故事 | 点击:次
苏辰点点头。
“是啊,连你们二位听见这个数字,都感到不安。”
“如果是其他国家知道这个消息呢?”
“你猜……他们会有什么反应?”
听见这话,朱远征的脸色瞬间变了。
“他们会联合起来,一起抵制华夏!”
苏辰点点头。
“没错!”
“狼群中出现一头特别强壮的狼,群狼会臣服,认其为头狼。”
“但如果出现在狼群里的,是一头狮子呢?”
“华夏三亿人血统觉醒,就像狮子突然出现在狼群,所有国家都会产生一种自危心理。”
“要是这时候我们再主动向海东国出手,这种心理更是会无限放大。”
“如果周边国家为了自保而联合起来,一起抵制华夏,岂不是得不偿失?”
“两位应该比我清楚,一个国家的兴盛与否,力量固然是根本,但经济也是重中之重。”
“鹰酱之所以强横那么多年,不仅是因为强大的武装力量,还因为冠绝全球的经济实力。”
“华夏经济总量虽然排名第二,但在全球经济所占的比例,也就百分之十几,其中很大一部分,还是依靠进出口贸易。”
“为了出一口气,让华夏陷入不利局面,是不是有点不值?”
听完苏辰这番话,朱远征与李书华都陷入沉默。
以他们的眼界,自然知道苏辰所言确实有道理。
每个国家的觉醒者有多有少,实力有高有低。
可就算有差距,也没有到天差地别的程度。
但华夏,无疑会打破这种平衡。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这个道理谁都懂。
但是华夏总不可能因为这点。
就不让大禹后人血脉觉醒吧?
李书华眉头紧皱,想了很久,有些黯然的说道。
“苏先生说的有道理,之前是我冲动了。”
“但这几十年来,华夏在历史问题上一直饱受欺压。”
“今天海东说我们自古就是他们的附属之地。”
“明天樱花说华夏儿女是他们的先民后裔,甚至他们当年的禽兽行为,也只是收回本就属于他们的土地!”
“我作为华夏历史院院长,有口却不能辩,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们大放厥词。”
“这种感觉,真是死都不如!”
“我明白,国与国之间,从来都不是意气之争。”
“他们放出那些屁,也不是想要嘴上占一点便宜,而是想打击我们华夏人的自信,继而分化我们。”
“可就算知道他们的险恶用心,我依然没有办法!”
“我……我气啊!”
“以前我们不知道华夏还有这么多遗失的历史。”
“也没有足够的力量去反击。”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
“苏先生你揭露了历史真相!”
“大禹还有如此多后人留存下来!”
“华夏,崛起已成必然!所以我才想出一口恶气!”
说到这儿,李书华长叹一声,摇了摇头。
“但是苏先生说的对,为了出一口气,让华夏陷入不利局面,确实是不值。”
“之前那几个海东国觉醒者虽然公然动手,但海东方面已经定义为他们的个人行为,与海东国无关。”
“这时候华夏再报复,就不占道理了。”
“樱花、袋鼠、白象肯定抓住这一点不放,联合周边国家,一起抵制华夏。”
“为了一口气,让华夏崛起之路平白多出许多阻碍,确实不划算。”
“反正几十年都忍过来了,咱们也早就习惯了。”
“再忍上几年,也没什么。”
说完,李书华再次长叹一声。
话虽如此,但谁都能看出他内心的不甘。
文人也有傲骨热血。
虽然之前他还劝朱远征不要冲动,但内心何尝不希望出一口恶气。
可是个人情绪,永远不能主导国家利益。
李书华情绪平复后,自然明白这一点。
朱远征站起身来,拍了拍李书华的肩膀,然后看向苏辰。
“小苏,我懂你的意思了。”
“反正这3亿人审查起来,也不是十天半个月就能完成的。”
“觉醒血脉的事,就等审查清楚再说吧。”
“至于海东国,这次咱们就忍了,等以后再跟他们算总账!”
苏辰看着二人,眼睛越瞪越大。
“忍?”
“我什么时候说过要忍了?”
第22章一箭三雕
朱远征一愣。
“不是你刚才说的吗?”
苏辰满脸无语的摇摇头。
“我只是说,为了出一口气,让华夏陷入不利的局面,有些不值。”
“但我什么时候说过要忍了?”
“咱们把不利变成有利,不就行了!”
一听这话,朱远征与李书华更是一头雾水,搞不清苏辰究竟想说什么。
苏辰看着二人茫然的表情,挑了挑眉毛。
“华夏,不是没有被外邦节制过!”
“相反,正是因为数十年来,饱受其苦,一代代人才筚路蓝缕、艰难前行。”
“我们拼命富国强军是为什么?”
“我们注重教育,拼命喊出少年强则华夏强,又是为了什么?”
“不就是为了有一天,不再受外族欺凌?”
“今天,华夏拥有了反击的力量。”
“正是向世界秀出肌肉的时候!”
“所以!”
“这一次,咱们不仅要打!”
“还要打出个道理!打出华夏的威风!”
“这忍辱负重的日子,也该让别人过过了!”
听到这话,李书华感觉自己的脑子有点赶不上趟了。
但朱远征却是若有所思,好像揣摩出一点什么。
“打出个道理?”
“小苏,你的意思是,师出有名?”
苏辰一拍手,笑了起来。
“不愧是朱将军,一点就通了!”
“不管什么行动,都要师出有名!”
“因为只有师出有名,才能站在道德的高地,这样外邦就算不满,也没法因此说三道四。”
李书华看看朱远征,又看看苏辰,表情依然茫然。
“你们两个别打哑谜了,能不能说清楚啊!”
“咱们一旦动手,海东国肯定会反咬一口,怎么师出有名?”
“而且三亿觉醒者啊!别国一旦知道,怎么可能坐得住,势必会联手遏制华夏!”
朱远征也看向苏辰。
他虽然明白苏辰言下之意,但也想不出究竟怎么解决。
苏辰微微一笑,不紧不慢的问道。
“大禹有三亿后人,除了我们三人,还有谁知道?”
朱远征与李书华一愣,说不出话了。
在苏辰出现之前,华夏根本没人知道大禹存在,更别提有多少后人了。
现在除了自己三个,别人不可能知道。
见两人不说话,苏辰又接着说道。
“既然只有我们三个知道。”
“那我不说,朱将军不说,李老也不说。”
“别国又能从哪知道,我们究竟有多少觉醒者?”
“底牌,之所以是底牌,正是因为没人知道。”
“一旦亮出来,不仅失去了威慑力,还会被人全部看透,得不偿失。”
朱远征眼睛一亮。
“对啊!”
“大禹后人的实际数量,就我们知道。”
“不管三千、三万还是三亿,还不是我们说了算!”
“那些国家之间也是满肚子花花肠子,如果不是生存受到威胁,就没有联手的道理。”
说完后,朱远征一巴掌拍在额头上,满脸无语的接着说道。
“老子也是被三亿这数字给吓到了,脑子有些短路。”
“不说觉醒者了,就是军事力量,那也是国家绝密,哪有直接公开的道理!”
苏言点点头。
“朱将军说的不错。”
“一个国家有多大的威慑力,不在明处,而在暗处。”
“因为未知,才是人类最大的恐惧。”
“秘密越多,越是让人看不透,敌人就会越是忌惮,越不敢妄动。”
说完,苏言也忍不住笑了起来。
“肌肉是肯定要亮的,但是也没必要把底裤都扒光给别人看吧?”
听完这番话,李书华嘴角抽了抽,自嘲一笑。
之前一听大禹有三亿后人。
他第一时间想的就是公布出去,让华夏扬眉吐气一番。
现在想来,确实是脑子犯轴了。
不过他想了想,又问道。
“苏先生,但我还是不明白,你说的师出有名是什么意思?”
“不管我们有多少觉醒者,一旦过去,肯定会被海东国说成是入侵行为。”
“李老这话说到点子上了!”
苏辰一巴掌拍在沙发扶手上,大声说道。
“既然我们去是入侵,那他们来,算不算入侵?”
“在自己的土地上对付入侵者,咱们算不算师出有名?”
“更重要的是!”
“咱们这次不光要让海东付出代价,还能废物利用,让某些跳梁小丑自己蹦出来。”
“这样不光是出了口恶气,也向世界展示了我华夏之威,还免去一个个审查大禹后人的麻烦。”
“你们说,这算不算一箭三雕?”
朱远征与李书华眼睛瞪得老大,目光呆滞的看着苏辰。
没错啊!
大禹虚影消失后,华夏根本没人血统觉醒。
虽然他们知道原因,但别人可不一定知道。
说不定现在海东国还以为,大禹血脉根本没有传到现在呢!
就算苏辰是传承者。
但一个人再强,也不可能对付十几万觉醒者吧?
更何况海东国也不是没有传承者。
那个叫金大昌的,就是金春秋第二十八代子孙。
对于这人,朱远征与李书华都不陌生。
在获得传承前,此人本来只是一个货车司机。
脾气暴躁,做事不计后果。
否则之前也不会让海东国觉醒者当众出手了。
现在金大昌吃了个哑巴亏,心里肯定正窝火着呢。
两国既然已经撕破脸,动手是迟早的事。
趁着华夏还只有苏辰一个传承者,海东国肯定会有所动作。
在这种时候,华夏只要稍微给一点饵,金大昌就绝对会上钩。
一旦对方大举进犯,那华夏就站在了正义的一方。
就算把十几万海东国觉醒者打包端了,其他国家也不能多说一句。
另一方面,海东国大举进犯的消息一旦在国内传开,绝对会引起轩然大波。
华夏只有一个苏辰。
对方却有传承者和十几万觉醒者。
无论怎么看,华夏都必输无疑。
在这种环境下,谁怀有异心,谁心向祖国,立马就能见分晓。
还用一个个去审查吗?
想到这些,朱远征与李书华同时深吸一口气,眼中满是喜色。
其实以他们的阅历城府,只要冷静下来,何尝不能想到这些。
可是这一天发生了这么多事,谁还能保持冷静?
但他们是这样,苏辰更是这样。
作为传承者,苏辰承受的压力比任何人都大。
可就是在这种压力下,他依然保持着清晰的头脑。
在一团乱麻中,将目前的局势一条条剥离分析。
最终组合出一条对华夏最有利的路。
这种心理素质。
这样的头脑定力。
真的是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