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27 14:25 | 栏目: 长篇鬼故事 | 点击:次
她出初来那天,醒来时人在宴席上浑身灼热难受,一路落荒而逃回了家,稀里糊涂就抱着她那个夫君一夜荒唐,等她清醒后搞清楚状况时,那个迷糊中一面之缘的夫君卷了她的钱跑了。
她被村子里的人奚落调侃了许久,囧迫了好一阵子,后来佟腊梅将她要说给张屠夫,无奈之下只得从罗家村离开,一路南下。
后来她也救了莫惊语,认了亲随他留在军营跟着军医救死扶伤,还生下了儿子罗沉澜。
结果没两年皇帝驾崩,南蛮入侵,信王登基,战乱四起,兵荒马乱过了两三年。
之后他们和书中的九皇子相遇,众人皆知,信王当初登基名可谓是不正言不顺,私下反对的人很多。
九皇子便是其中之一,而他也在封地蛰伏多年,启元八年,信王驾崩,辅国大将军都云谏挟信王幼子登基,以令天下。
同年,南疆传闻,都云谏杀前御史大夫一族,震惊朝野。
次年,九皇子率众起义,打着清君侧,复正统的旗号发起战争。
这场皇位争夺战打了五年,而她的儿子罗沉澜自小在军营中长大,耳濡目染跟着莫惊语学了一身本事,箭术出神入化,堪比现代神枪手,百发百中。
启元十三年,九皇子攻破皇城,一代枭雄都云谏被诛于午门。
送他上路的正是她的儿子罗沉澜。
而她,却在新朝建立不过短短几日,新帝册封之日一朝重来,并且失去了一部分记忆重新穿成了罗穗穗,才开始了这一世的生活。
窗外风雪依旧,罗穗穗翻来覆去,脑子昏昏沉沉,她抬手搭上额前,思绪渐渐回笼。
来到异世的这些年她私下找寻过许多回去办法,她甚至连再死一次的想法都险些试了。
后来和都云谏罗十月的感情渐深,加之她在现代没有什么牵挂,所以才放弃了。
却不想,原来她早已没有再回去的机会。
只是她不明白,既然她已经穿越过一次,为什么还要再重来一次呢?
她想不明白。
罗穗穗翻了个身,轻轻叹了口气。
一想到上辈子都云谏被亲子杀死,她就心疼。“造的什么孽呀!”
她再次回来是为什么呢?
生个儿子再杀他一次?
这也太残忍了。
肯定不会的,说不定是老天觉的他太惨了,送她回来改变他的呢?
一想到这儿,罗穗穗顿时一个激灵,对啊,和上一世相比,这一世确实有很多地方变了,说不定老天爷真是让她来帮他的呢!
……
京都太子别院。
都云谏掩面打了好几个喷嚏,一旁的太子见状,起身将屋子的火盆里添了好些碳。
“冬日寒凉,都大人添衣保重才是。”
太子容貌俊美,身姿高大,偏又生的芝tຊ兰玉树,温润如玉,不知是上京多少女子的梦中情郎。
想比于都云谏,他温润却又不失凌厉,沉稳霸气,久居高位,浑身一股王者睥睨之气,令人不敢直视。
都云谏拿出帕子擦拭,敛眸道:“谢殿下关怀,下臣无碍。”
灼热的碳盆里,火星四溅,烫人的温度扑在面上,太子微微仰头,侧眸看了一眼都云谏。
此人之前深藏不露,他几次查探无果,直至都御史认子后,此人才跃然于他的视线之内,他方才知晓,他查探多年的世外高人竟是个名不见经传的探花。
这些年,在他的帮助下,确实解决了他诸多麻烦,也让他知道了许多之前忽略甚至不知道的东西。
上次,若非都云谏提醒,他恐怕此时早已为庶人身处宗人府。“你早知是信王叔?”
前段日子,他的太子蟒袍居然被换成了龙袍,幸得都云谏提醒他多了个心眼,不然,谋逆的罪名怕是早已坐实。
在都云谏的警醒下,他顺势查了下去,却不想竟查到了一向居于一隅,安分守己的信王身上,不查不知道,一查才知信王这些年私下笼络朝臣,收揽金银,野心不小。
这些年,自己在他的手上可没少吃亏,这次更是险些满盘皆输。
都云谏给他和太子续上茶,水汽氤氲,模糊了眉眼,他道:“下臣不知。”
太子冷笑不语,信了他的鬼!
“为何要调去南疆?”太子端起茶盏,撇去浮沫,轻呷一口清茶问道。
都云谏垂眸道:“夫人在那儿。”
太子闻言眉头微蹙,片刻,似是想起了什么,眉尾微微上扬,笑道:“前些日子是去了南疆?”
都云谏嗯了一声。
莫名失踪好几天,感情是跑去南疆找老婆,早就知道,都探花中榜当天,其夫人不知所踪,有传言称,其似疯魔,想来不是空穴来风。
“尊夫人可安好?”
都云谏眸光怔忡,轻轻摩挲的指尖顿住,“明年外放,下臣想去南疆。”
太子放下茶盏,“为了夫人?”
都云谏点点头,“此为其一。”
“其二是什么?”
都云谏眼眸微微眯起,“信王筹谋多年,如今在朝中党羽无数,却还按兵不动,殿下以为是什么?”
“他在等,等时机。”如今父皇尚在,他和诸位皇子也还在,上次没有将他拉下马,信王不可能会鲁莽行事,他必然是在等一个好时机。
都云谏点头,“不仅是时机,他还在等人。”
“等人?”什么人?
太子垂眸思索,片刻,他抬起眸子,不可思议的看向都云谏,“你是说,信王私下勾结南蛮?”
都云谏不语。
第99章 暗潮
窗外风雪簌簌,天地间一片银装素裹。
都云谏轻轻拨弄着茶盏里的浮沫,眼睫轻垂,前世确实如此,皇帝病危,南蛮闻风而动,信王登基,和南蛮征战两年多,费了不少力气。
后来他听人说,当年信王能登基为帝,正是和南蛮联手,不想南蛮却不讲武德,大举入侵,险些引狼入室,让南疆过了好几年水深火热的日子。
太子见状,便知都云谏并非空穴来风,他一定是知道了什么,一双凤眼顿时怒火滔天,“混账,南蛮狼子野心,他是疯了吗?”
这些年,南蛮虎视眈眈,屡屡进犯南疆边境,导致南疆百姓苦不堪言,直到这几年南安将军莫擎驻守南疆方才稳定下来。
信王和南蛮勾结,无异于与虎谋皮,他安的是什么心,他怕不是要篡位,他是想要亡了李宋基业!
都云谏平静如常,淡淡道:“殿下息怒,事情尚有转圜余地。”
太子压下怒气,继续听都云谏说。
“殿下如今躲过一劫,今上也无恙,信王须得按捺一段时日,他若是起事,有三样必不可少。”
听到此处,太子已然明了,信王若当真要造反,兵器,钱粮,还有兵甲必不可少,士兵需要钱粮养,收买人心亦需要财帛,兵器,要么私铸,要么买卖。
都云谏见太子了然于心的模样,垂眸浅笑道:“太子可从姻亲入手。”
信王妃乃是兵部尚书之女,其外祖乃是三朝元老恩国公,信王世子妃乃户部侍郎的侄女,姻亲遍布,是一张巨大的人脉关系网,更别说他们名下提拔的人脉。
想到此处,太子一阵心惊,李宋费尽心力培养的人才居然各个都心怀异心。
“多谢怀光提点,孤知道了。”
新年过后,天气逐渐变暖,这日,天气晴朗,云淡风轻。
京都城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商铺林立,街道上小贩的吆喝声不绝于耳。
远处一匹快马奔来,人群顿时炸开了锅,尖叫哭喊声不断,人群作鸟兽散仓皇奔逃。
次日,太和殿。
太监拉着调子高声道:“有本启奏,无本退朝!”
都御史紧了紧手里的玉圭,出列,“臣有本奏。”
皇帝看到都御史,眉头一跳,不知哪个倒霉鬼又被御史台撞上了,看来今日早朝须得一番扯皮,他清了清嗓子,抬手示意,“都爱卿请讲。”
“老臣奏告户部侍郎,教子无方,纵子当街纵马行凶,视人命于无物,口出狂言,知错不悔。”
户部侍郎闻言,握着玉圭的手抖了抖,他悄悄吸了口气,幸得他早有准备,自从昨日儿子被大理寺抓走后,他就等着今日被御史台参告了,不想居然来的这么快。
户部侍郎唐中此时已然冷汗连连,闻声连忙上前跪倒,“臣知罪。”
大理寺卿手握玉圭玉圭高声道:“臣也有本奏!”
皇帝看着跪在地上的户部侍郎,气的瞥开眼,一抬手,“讲!”
大理寺卿道:“臣状告户部侍郎贪赃枉法,买卖官爵,以命换命!”
跪在地上的唐中顿时浑身一抖面色煞白,冷汗岑岑,伏倒在地大呼道:“臣冤枉,陛下明鉴!”
太监将大理寺卿的奏本小心翼翼递给皇帝,皇帝翻开看到上面罗列的条条罪状,以及证人的画押供词,一阵心梗,气的顿时就将折子等摔在他面前。
“混账,看看那里不实!”
唐中趴在地上,浑身颤抖,悄悄扫了一眼面前被摔的乱七八糟的奏本,猛的闭上眼。
心中顿时了然,他明白了,今日御史台和大理寺就是冲着他来的,看来是不能善了了。
太和殿顿时静的落针可闻,众臣大气不敢出一声,通通跪在地上,太子垂眸,这些日子,他他费了不少力气才把户部侍郎这个泥鳅挖了出来。
户部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