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全文阅读
曹植,字子建,沛国谯县人。曹植在
三国时期诗歌方面有着很高的造诣。他是建安诗歌成就的杰出代表,对五言诗的发展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著有集卷三十卷,不过现已失传,宋人辑有《曹子建集》。
永留八斗岭
据说合肥东北角七十里有个集镇叫八斗岭,三国诗人曹植的墓就在那里。八斗岭的名字就是为了纪念他而起的。曹植是
曹操的第三子,自幼非常聪明,曹操非常喜爱他,就一直带在身边。当时天下大乱,曹操过的是戎马生活,曹植也跟着曹操四海为家。
这一年,曹操带兵来到合肥,曹植也跟着来到此地。
有一天,曹植带着随从,骑马出去玩,来到一个地方,只见四处凹凸不平。这时正是春末夏初时节,庄稼非常茂盛,遍地郁郁葱葱。曹植跑了半天,汗流浃背,就令随从拴了马,在一棵树荫下歇凉。哪知随从没有把马拴好,就在他们歇凉时,几匹马走进了庄稼地,把庄稼践踏了好几亩。这还了得!曹操的军纪极严,曾有令说:糟塌百姓庄稼者斩。有一次在征途上,曹操的马受惊,下了麦地,曹操自己带头执法,举起宝剑,就要自刎。众将官说啥不让,曹操才割须代首,处罚了自己。
曹植虽然年轻,但是非常爱护体恤他的随从,怪自己未嘱咐好,出了纰漏,因此,就举起宝剑,说:诸位甭担心,回复丞相,就说植已伏法啦!众随从哪让呢,拽住他,夺去宝剑。那个粗心的随从跪在地上,说:公子,你不能这样。马践庄稼,全是小人的错。只要你照顾好小人的家人,我就死而无怨了。曹植还是感到对不起他,抱着他哭成一团。这时,几个留着黑胡子的农民走上前来,说:公子,你甭难过,丞相的军纪严明,可是对我们却没用哇!
曹植擦擦眼泪,不解地问:为啥?
你别看现在庄稼长得怪好的,可是一不下雨,全完了,那比马践还厉害。那时我们只得逃荒啦。公子,你不要杀他,请你在丞相面前,为我们这里的村民讨个封,开条河吧!有水就有粮,一碗水一碗稻啊!曹植明白了,就说:这个容易。不过父亲的命令还是要执行的。他从来不准徇私。
农民笑了,说:这不妨事,你就说,这是老百姓的要求,以河换命吧!
曹植答应了,回来把这事向曹操说了。曹操果然答应宽免了那个随从。至于开河,曹操说:现在仗还没打完,怎么抽得出手来?待全国平定后,我一定办。
曹植是个直肠子的人,当即跑到那里对农民们说了。大家听了,也很高兴,相信曹操说到做到。
谁知不久曹操死了,曹植的哥哥
曹丕当了皇帝。曹丕嫉恨曹植的才能,就把曹植贬到陈留去了。这时,曹植想起了当年在合肥北外乡的那段事。他收拾了一下,便来到北外乡。那几个黑胡子老农已变成白胡子了,他们流着眼泪对曹植说:公子,你遭难了,还没有忘记我们啊!只是这这开河的事是无指望啦!
曹植说:老大爷,你们甭愁。曹植就是为这开河事来的。合肥守将
张辽老将军,是父王的爱将。我现在给他写一封信,请他帮忙,完成父王遗志。老人们感动得眼泪直流,只是他们已很难相信这开河的事会成功啦。曹植写了信,派人送给了张辽,自己也赶回陈留,准备把仅有的一点积蓄也拿来,用到开河上去。
一个月后,曹植又从陈留回到北外乡,可是不见一个工人,心里感到纳闷。原来,张辽虽然和曹植交往深厚,但是他惧怕曹丕,所以既没有答应,又没有不答应,一直拖着。曹植相信他与张辽的交情,于是,又写了封信去催!
当时六月暑天,又遇干旱。那一带干得土地干裂,一落脚,尘灰齐脚脖子,村民喝的都是泥浆水。跟随曹植的那个以河换命的随从泪水汪汪地说:公子,看来开河无望了,走吧,走吧。
曹植说:估摸着信他也该收到了,张辽是个讲情意的人,等等吧!
老随从只得硬咽着点点头。
又过了几天,连泥浆水也没啦。几个白胡子老汉跑来对曹植说:公子,这里不能待啦,渴死不如逃荒!曹植望着万里无云的晴天,痴心地说:我等张将军派人来。
老汉们苦苦哀求:公子,快走吧,你可不能干死在这荒岗野坡!
我等等张将军派人来!几个老汉流着泪走了。
第二天一早,曹植看到村民们三三两两地离开了,就是不见来人。一个白胡子老汉又来劝:公子,我们一道走吧!
曹植摇摇头,照旧痴情地望着南边,等了很久,还是不见人来。曹植渴了,他和随从走进村里,到处都是空荡荡的,连个人影都找不着,到哪里去找水呢?曹植和那个随从后来渴死在那个荒岗上。
后人为了纪念曹植,就在这里为他修建了墓地,还把曹植渴死的地方起名叫八斗岭。
一言心语
曹植力图开渠挖河,体现了他对平民百姓的关切之心,可是权不在手,志愿难成,唯有一腔热血以死报之,读来可歌可泣!
点击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