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全文阅读
顾恺之,字长康,江苏无锡人。擅长诗赋、书法,而且绘画最精,为东晋最杰出的画家。人称三绝包括才绝、画绝、痴绝。著有《论画》、《画云台山记》、《魏晋胜琉画赞》三篇论画专著,但多数都已失传,现在只有《女史箴图》、《洛神赋图》等摹本。
价值百万的点睛之笔
大约在一千六百多年前,南京有个慧力和尚,打着东晋皇帝的牌子,到处化缘捞钱。有一天,他假借要在中华门内花露岗南边造瓦官寺的名义,又想捞一笔钱来花花,特地请来了赫赫有名的王、谢、庾、桓四大家族和一些权贵,还把画家顾恺之也请来作陪,一共有二三十人。
慧力和尚是个势利小人,看见那些权贵,低头哈腰。对顾恺之这些没财没势的文人,只是倒了一杯茶,就让他一边坐冷板凳了。顾恺之看了,只顾喝茶,并不理会。
过了一会,慧力开口了,他吹捧过晋哀帝之后,就把四大家族天花乱坠地恭维了一通。说完,捧出本簿子请大家布施。那姓庾的气粗得很,拿过本子也不推让,提笔就写:捐钱十万。慧力一看,开了这个大盘子,喜得眉开眼笑,打躬作揖连忙又去请旁人写。姓庾的写了,那姓王、姓谢、姓桓的三个也都跟着写了捐钱十万。轮到顾恺之,他淡淡地说:还是请各位先捐。说完,照旧喝他的茶。那和尚本来就看他穷酸小气,就把脸一摆,把化缘簿子挨排传下去。余下的人有捐一万,有捐五千,也有捐八百的。最后,慧力又走回到顾恺之面前,双手把簿子一送,故意抬他一句:请虎头将军施舍。表面是对顾恺之的恭敬,骨子里是想丢丢顾恺之的脸,叫他当众出丑。顾恺之笑笑,把茶杯一放,拿过化缘簿子,连划几下,划好把簿子一合,送给慧力。慧力心想:这顾恺之一定是捐钱太少,不好意思,眼珠骨碌一转,又想了个坏点子。他打开化缘簿子,有意把众人的捐款,从头宣读一下,当他读到最后顾恺之名下时,慧力突然结巴起来:一一他这一打愣,四座都竖起耳朵,要听听到底捐多少。那慧力结巴了半天,好不容易才报出了个大数字:一百万!
啊!满座的人都惊叫起来,四大家族也一个个惊得眼都斜了。顾恺之看着慧力和四大家族这副熊样,心里又好笑又好气,站起来,一甩袖子就走了。
顾恺之一没有财,二不信佛,捐这许多钱做什么?
原来顾恺之一生爱好画画,画就是他的命根子。画起画来,人都变得痴了,有人就喊他顾痴。今天,他看那些势利小人,心里作呕,痴性大发作,就写了一百万。其实顾恺之抖抖他的全部家私,也不值一百万呀!
过了一些天,瓦官寺眼看要建成了。这天,慧力派人到顾恺之家,上门收钱。顾恺之一愣,过后眉头一皱,说道:钱,到你们瓦官寺落成的那天再付。然后又关照来人回去叫慧力和尚留一间便殿,把墙壁刷白,等他明天去派用场。
第二天一早,顾恺之叫童子备了画笔和颜料,跟着他来到瓦棺寺。一到便殿,就避开和尚,关起门来在壁上作画。天天如此,一直画了一个多月。到瓦官寺接纳香火的头一天,他把慧力和尚叫来说:我给你们画了一尊金粟如来像,马上就要点睛了。从明天起,你们打开这座殿门,第一天来看画的,每人要他施钱十万;第二天来看画的,每人要他施钱五万,第三天以后,随人施舍。我捐的一百万钱,准保在这三天之内给你。
那慧力和尚看看佛像,好象没肴什么出奇,也不好多说什么。他口头上连声答应,心里总是怀疑。顾恺之在画上点睛之后,就关上殿门走了。
第二天,寺里的和尚把殿门一开,忽见便殿里闪出金光来。那些和尚忍不住挤进便殿一看,壁上的金粟如来面带笑容,眼睛好像会说话,抬脚像要走出墙壁,全身的光彩,把一个便殿都照得金亮金亮。那一天,争着来看的人山人海。三天不到,瓦棺寺就得了好几百万钱。
当时,大家把顾恺之画的金粟如来像,连同戴安辽制作的铜佛和狮子国赠送的一尊玉佛,这三件稀世的珍宝称为三绝。
一言心语
价值百万的点晴之笔,渲染出无比的神奇。传说的真假,于上不论,但从中可以反映出顾恺之卓越高超的绘画艺术吧!
点击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