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全文阅读
相传,每到雨季,神头三大王就打扮成一位讨吃老汉,到民间暗察私访。
有一年五月的一天,朔县麻子沟村起唱。后晌,人们都在庙院里看戏,突然进来一位讨吃老汉,白胡白鬓,头上疮儿满满,老汉走到哪里,人们的眼睛跟到哪里,有人看见可怜,有人悄悄骂哩。梨元头村的年轻人骂不说还打哩。散戏了,家家户户留客人,唯独老汉没人看一眼,个人饿得想上门讨口吃的,可到了哪家,都被骂上一顿,撵出门去,一口吃的也没讨上。后来进了一家老财家,叫三来成,油饼扔了半炕,娃们拿油饼开火哩。老汉说:“把你娃们耍的那油饼给俺吃上一块哇!”三来成老婆不好气地说:“娃们耍哩,不能给你!”老汉无奈何,长出了一口气走了。
村中有个老汉,人们都叫他叫吆吆,无儿无女,也没亲友,见别人留客人,个人少亲没人挺不乐,见讨吃老汉孤怜怜地站在街上,就留回家去。老娘娘给熬了红饭,烙了糜糜面花儿,讨吃老汉吃得很香。说也怪,这红饭和糜糜面花儿越吃越多了。吃完饭,讨吃老汉要走,老俩口再三留他过夜,讨吃老汉说:“天明正当午时,要下冷蛋,买上些纸张,粘成五色旗旗,托到地的四个角上。”说完一眨眼就没了。
天明正是五月十八,正当午时,天空乌云密布,不大会儿,雷声响过,“哗啦啦”冷蛋就像从天上往下倒哩。只听得天空中一个声音高叫着:“挨的打,挨的打,千万不打叫吆吆……”一顿饭工夫,麻子沟村和梨元头村白汪汪的一片,庄稼打得啥也没了,只有叫吆吆的庄稼一根没打。秋后,叫吆吆得了个好年景,粮食打得大囤满,小囤流。
就在同一时辰,朔县出了三件事,第一是,三来成他哥家吃油糕,打发女儿给叔叔送糕,这女儿刚进了叔叔的门,大水就把三来成家水淹了;第二是,前寨村有个铺子,掌柜好秤杆上哄人,发了横财,这天晌午,见老天要下大雨,早早关了门,一打闪,铺门前闪过个红火圪蛋,店员问掌柜说咋呀,掌柜说:“用矛子穿了。”店员用矛子一穿,大火四起,把铺子烧了;第三是,大禹坪有个老财叫王洪章,全村人给他当长工,他平常一有不顺心的事就在长工身上出气,有多少人在他的皮鞭下死去。这天,王洪章到山里打猎,正好和长工王小二同路。下起冷蛋,把那老财吓得哭爹喊爷,没命地往回跑,不料把枪丢了,王小二拾起枪,把王洪章打死了,从此为大禹坪的穷人除了害。后来,朔县一直流传着一首顺口溜:
蛋打麻子沟,
捎了个梨元头,
水刮三来成,
亏了个送糕人,
火烧前寨铺,
枪打王洪章。
点击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