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全文阅读
很久以前,也不知是哪个兵荒马乱民不聊生的年代,有个叫李壮的山东人带着年轻美丽的妻子东亮,不远千里在古老盐池留下来,进行汗水泡太阳的铲盐劳动。
他们俩口子住在池南大李村,每天天不亮,李壮都要赶到池下去铲盐。虽说有力气,却因劳动强度大,总感到吃不消,全因为那盐池上空的毒太阳和脚底下剌眼的盐田。不敢说筋疲力尽头昏眼花,却经常是急火上房,使他的上下两片嘴唇裂下一道道血口儿,总不见好。妻子每望见丈夫痛苦的样子,心疼地直掉眼泪,就想着办法为丈夫败火。她总在丈夫起身之前熬好一大锅绿豆汤来供丈夫带到池下解饮去火。天长日久那未曾开花的熟绿豆就有些可观,扔了可惜,妻子就在这熟绿豆上做起文章,要是把它做成食品,不是还能让丈夫李壮抵挡一阵子饥吗?猛然间她又想起腊月天买下的蒲州大柿饼,还有十来斤。
主意拿定后说干就干,她将绿豆去皮,用手掌拍成面,将柿饼去蒂后用刀切成块,一层绿豆面,一层柿饼块,装入盒中,用锅蒸了蒸,然后放置于水瓮之中冰。第二天拿出来用盐水一浸,倒出来切上好大一块让丈夫带进池里去。丈夫连续吃了好多天,心里有个想法,晚间里对妻子说这绿豆做的东西,好吃是好吃就是不耐饱,看看有什么法子。妻子思索了一个晚上拿不出法子,第二天就随同丈夫下了盐池。无意间看见一个赶车驮盐的车把势正在喂牲口,她让丈夫先走,就认真观察起来,那牲口吃的是豌豆,她就问车把势:“老哥,为什么要喂牲口吃豌豆?”车把势告诉她,牲口吃了豌豆劲大,任再高的坡都能上去。她向车把势问到:“老哥,能不能卖给我几斤豌豆?”车把势爽快地说:“大嫂,什么卖不卖的,你拿去吧。”便将剩余的十斤豌豆全给了她,并说以后还需要多少我给你带多少。李壮妻子东亮感谢再三,拎上豌豆回了家。
东亮将豌豆煮熟去皮仍像用绿豆掺柿饼的办法炮制好,让丈夫李壮带到盐池下去吃。丈夫回来后就对她讲,今天你用什么好东西做的,不但好吃,而且耐饱,干起活儿力气增强了不少。妻子就说用豌豆。月余光景,盐工们发现,李壮干活不累,都觉得奇怪,这家伙吃了什么好东西这么劲大。豪爽的李壮亮出用豌豆做成的东西让大家分享,果然大家力气猛增,铲盐速度加快了不少。大家都问李壮,这好东西什么做的,李壮一五一十就把妻子怎样去做告诉大家。有个上了年纪的老盐工说干脆把好东西叫做“绿豆糕”,一个盐工说叫“东亮糕”也行,因为是李壮妻子东亮做的。大家一致说这两个名字都好,你一言我一语地对李壮说,干脆让你妻子专门给大家做吧。以后他的妻子就专门做绿豆糕了,盐工们吃上绿豆糕有了力气加快了工效。绿豆糕就成了盐工的专用食品,慢慢地越传越远,直到今天成了运城的一道著名小吃。
点击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