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月暮鬼故事 > 长篇鬼故事 >

至善感天

时间:2021-03-18 09:03 | 栏目: 长篇鬼故事 | 点击:

点击全文阅读

至善感天

很久以前,庐陵永新有一个叫西乡的村庄。那是一个陈氏村庄,人们为了逃避战祸,来到这片土地上的。他们生活在溶江岸旁,以种田和打鱼为生。他们依赖着溶江,那是他们衣食的来源,寄托着他们生活的希望。

溶江宽约三十来米,最深处有七八米。它每年都会发大水不说,还没有一座桥通向对岸的集市。平时人们要过河,可以摆渡过去。可是到了春天溶江发大水,就只能干等着洪水过去才能摆渡过河。村里最老的老人说,老辈们都说这里是不可能造桥的,除非村里出了贵人。而朴实的村里人等了又等,也不知过了多少代,却始终没能等来贵人。

直到有一天,村里出生了一个奇人。在他出生的时候,雷雨交加的天空突然烟消云散,祥云万里。村里最年长的老人说,这孩子以后一定会有出息。村里的老人聚在一起,给他取了个很有福气的名字,叫陈祥福。大家都叫他“福多”。于是,陈祥福便成了村里人的一个梦,迟到很久的梦。

虽然小福多家里很穷,但家里人从来都是乐善好施的,以善治家。他五岁之前,和同龄的其他孩子没有明显的差别,时常也在一起玩耍,不过小福多聪明伶俐,很懂礼貌,大家都很喜欢他。

在他五岁那一年,他染上风寒。连续几日高烧不退,咳嗽不断;家里想尽办法,都是不见起色。就在家里人都觉得没有希望的时候,一位老和尚来到他家:“贫僧平能,是甘露寺的僧人,此番出来化缘,不想遇见有缘人。今日遇到小福多,委实是缘分。我能治好令郎的病,但是有一个条件。”

小福多家人一听,心想,和尚还讲条件,难不成要钱?

平能看出他们的心思,说:“施主请放心,老衲一不为财,二不为名。是令郎与佛门有缘,老衲带他到敝寺学些诗书,日后定能步得青云。”

家人一听,但也没有其他办法。打量这个和尚,面貌慈祥,不像坏人。便想,现在先叫和尚带去,等病好了再去把小福多带回家。虽然家人依依不舍,但只有这和尚能带小福多去治病。福多家里人依然早出晚归忙碌着,不过他们每天又多了一件事,那就是想着小福多。

话分两头说,那小福多被平能和尚从家里背了出来,一路向甘露寺走去。路上,小福多问平能说:“大师,您为什么要把我带到寺庙里去啊?”

平能回答道:“因为我在村里待了几天,发现你家里没能供你读书,甚至病都没有办法治好。我见你聪明伶俐,又很有礼貌,就决定带你到寺里,帮你治好病,也教你一些诗书,看能不能让你的家庭改变贫穷的现状。”

小福多天资聪颖,知道自己可以努力改变村里传统的渔耕生活,甚至可以像邻村人一样读书,参加科举考试;并暗暗立志,一定不辜负平能的期望,要改变家庭的现状。路上平能把寺里的药给小福多吃,几日后二人终于来到甘露寺,小福多的病也基本痊愈。

刚开始,平能只是让小福多跟着其他小沙弥,每天打扫寺院。其他小沙弥都敷衍了事,然后去玩耍。但小福多却每天都认认真真的打扫,没有一句怨言。他想,只有认真打扫,平能师父才会教自己改变家庭现状的本事。

一日,正在打扫庭院的福多见小沙弥们从外面抓来一只小天鹅,想要带进寺里养起来玩。小福多见小天鹅尚且幼小,便上前说:“你们把它放了吧,它需要的是天空。”那些小沙弥早就觉得小福多很笨,连偷懒都不会,于是想欺负小福多,便说:“只要你帮我们扫半个月的庭院,我们就放了它。”小福多想都没想,就答应了他们。他们把小天鹅放走,又跑去玩了,只留下小福多一人在打扫庭院。接下来的半个月,都是小福多一个人打扫庭院,他依旧没有一丝怨言。

这些都被平能和住持平远看在眼里,他们见小福多生性善良,又踏实肯干,是一个难得的有缘人。既然与佛有缘,平远决定让平能教小福多识字念书。平能便找到小福多,问他:“你想不想读书识字,将来改变自己家庭现状吗?”

小福多一听,高兴得跳起来,大声说:“想,非常想,师傅教我吧!”

平能又说:“读书识字比打扫庭院可辛苦多了,而且需要坚持,你受得了苦吗?坚持得了吗?”

小福多坚定地说:“不论多苦我都受得了,也坚持得了。我一定努力学习,将来改变我家的状况。而且,我还要为我们村造一座桥,让大家能方便的通向对岸。”

平能见他小小年纪便有了渡人之心很高兴,便叫他回去收拾东西,搬到自己房间住。

次日,平能早早的叫醒小福多,带他来到寺院藏经阁。语重心长地说:“寺里的藏经阁有三层,方丈读通了全部三层。我读通了第一层,现在在读第二层。所以我可以引导你学习第一层,咱们共同学习第二层。这第三层嘛,老僧此生恐怕不能掌握了。如果你能读通这第一层的书,便可以回家改变你的家庭现状。读通第二层的书,便可以为村里造桥。读通第三层的书,便可以为国家作贡献,造福一方百姓。”

小福多听了,眼里闪烁着光芒,他似乎看到了父母的喜悦、乡亲们的满意、一方百姓的幸福。于是他开始了自己的学习生涯,潜心在藏经阁学习。

不知不觉过了十三个春秋。当年的小福多已经长成十八岁的英俊少年。家人每年都会来几次看他,开始他们想把他带回家。但得知方丈和平能大师在培养他时,家里还是同意他留下来读书。他就在这一年,终于得到方丈的肯定,读通了藏经阁全部的书。他的付出没有白费,他决定返回家乡。然后准备参加科举考试,让自己所学的东西发挥作用。

他回到村里,大家都过来看他。人们见他气宇轩昂,不落俗套,都不住地夸奖。这时村里有一个读书人却在大家面前对他出言不逊,说他跟着和尚能学到什么东西,自己的本事绝不在福多之下。他得知此话,便约了此人在祠堂比试。这个消息马上传开了,大家纷纷在那天到祠堂看二人的比试对对子,甚至私塾先生都带着自己的学生过来。

二人方坐定,那书生便说道:“少水沙即现。”福多不加思考对到:“是土堤方成。”众人听了连连叫好。

那书生见状,觉得福多的水平较高,但不如自己。他通过堂前天井看到天空,于是又出一联,“望天空,空望天,天天有空望空天。”

福多听了,觉得这书生功底不错。他看到这满堂的人,略加思考,道:“求人难,难求人,人人逢难求难人。”众人见福多对的如此之快,而且很是工整,都赞叹不已。

那书生心里嘀咕起来,“我自己都还没对上这个上联,看来这个福多不简单。要出一个难一点的给他。”于是他说:“我出一个我的授业恩师告诉我的绝对,至今无人能对上,看看你能不能对上。”然后说道:“烟沿艳檐烟燕眼”这时,大家都安静下来,都不知福多能不能对出来。

福多从座位上起身,在桌前低头走着。忽然大声念道:“雾捂乌屋雾物无。”

大家还没来得及反应过来,那书生走到福多面前,深深地作了一个揖,接着说道:“小生自以为饱读诗书,却未能悟到山外有山,惭愧惭愧!”接着又作了一个揖,然后大步向门外走去。这是人们才欢呼起来,都对福多佩服不已。

很快,福多考取了贡生。次年,福多带着全村人的希望,踏上了进京考殿试的征程。可就在过溶江的时候,意外发生了。船忽然被浪击得剧烈摇晃,站在船头的福多跌落水里。众人慌忙施救,只见天空忽然出现一群天鹅,迅速把正在下沉的福多叼起,并把他叼到对岸下放,然后向远方飞去。众人这时才到岸边,见福多没事,都说他是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福多这才想起自己曾经救过一只小天鹅。福多见上天都帮他,更是喜上眉梢,大声吟道:“刚踏船头忽闪开,天公为我洗尘埃。众人只道归东海,一跃龙门便转来。”说完大笑起来。

半年后,使者传回消息,福多荣登二甲首位,赐进士出身。不久就要回乡。乡亲们纷纷为他庆祝。县衙听说福多中举,得知村中尚缺一座桥,便出资建造了一座桥,迎接福多回乡。知县准备请福多为桥命名并题写桥名。

终于,福多带着村里人的梦回到家乡。想起曾经在河中落水,是一群天鹅救了自己,于是将桥命名为“仙鹅桥”,并亲笔题写在桥上。至今,仙鹅桥依然静静地跨在溶江上,为人们讲述着一个至善感天的故事。

点击全文阅读

上一篇:茶油仙托梦
  
下一篇:刘河间恶治药王爷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