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月暮鬼故事 > 长篇鬼故事 >

曾彦题匾

时间:2021-03-16 14:39 | 栏目: 长篇鬼故事 | 点击:

点击全文阅读

曾彦题匾

明宪宗成化十四年戊戌科状元曾彦,泰和县沙村南坑人。他生于明仁宗洪熙元年,早年即入县学,发奋苦读,然其屡试不第;直到成化三年,才中举人,时年四十三岁;状元及第时,年已五十四岁,为明代状元中晚达者之一,被称为状元老成。

小时候曾彦身材瘦小,满脸麻子。于是村里的同龄人都不和他玩,这也就注定了他少年老成性格的养成。他常常一个人躲在村里私塾旁听课,并很快就能够背诵一些章句,也能吟得几句诗。父亲见他天资聪敏,接受能力又极强,平时又喜好看书,就咬牙送他去念私塾;他也不负众望,很快就考入县学。后家中因为贫困,无力供其继续读书,他只能辍学在家,常常外出挣钱补贴家用,这样半工半读着。

明景泰年间,曾彦与同村人去陂下村卖小猪崽。和往常一样,他们早早地来到陂下村,并很快卖掉了挑来的猪崽,然后他们几个在村中闲逛,看看这气派的胡家大院,听听有没有什么稀奇事。他们走到一处新落成的祠堂时,见许多人围观,也上前观看。祠堂前面摆了一些桌子,上面都放有文房四宝。旁边有一张告示,上面写着:“能为竹隐堂题得牌匾者,得银50两。”虽然这吸引了很多人给这个祠堂题堂匾,可给祠堂前坐着的老者看了之后,他都不满意。

曾彦一时技痒,于是走上前去,也提笔写下“竹隐堂”三个大字。众人见他衣裳破旧,脚穿草鞋,又满身猪粪气味,再加上身材瘦小,满脸麻子,所以都只是讥笑他,却不去看他的字怎样。心想,就你这样还敢来给胡家祠堂题堂匾,真是不知天高地厚!更有甚者,把他的字丢在一旁,不去理会。

曾彦见此情景,心中很是气愤,便大声念道:“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那位老者听到有人读诗,才注意到这个瘦小的年轻人。便问:“年轻人是哪里人士?也善书法吗?”

曾彦见老者年过古稀,为人谦和,于是恭敬地回答道:“在下曾彦,泰和南坑人。也读得几年圣贤书,却屡试不中。一直半工半读在家,也望有朝一日考取功名,光宗耀祖!”

旁边一个题字的人大笑道:“就你这德性,还想博取功名,光宗耀祖?我看你还是安心到我家来,给你个长工做,可以免去你这一辈子奔波之苦。要是你干得好,老爷我兴许让你儿子给我家孩子陪读,看看他能不能给你家光宗耀祖。”曾彦听到这话,很是气愤,大声道:“燕雀岂知鸿鹄志!”转身大步离去。

老者见此情形,命仆人去取来曾彦的字。他拿过曾彦的字细细地看,见他的字苍劲有力,笔法浑厚,气势极大,很是欣赏。告示公布这几天来,就这副字最是合适,于是决定选它做竹隐堂的堂匾。并命仆人去追曾彦,务必给他赏银。仆人追了半天也没有追到,才作罢。

老者的决定在村里引起了不小轰动,很多人说:“自己族里有人,却用别人题的字,会让别人觉得本族无人。”

老者说:“本族之人,没有一个能在书法上超越曾彦的。如果此人能够持之以恒,将来必成大器!”于是老者力排众议,把曾彦的字刻成堂匾。

就这样,曾彦的字刻成堂匾挂在竹隐堂上。二十几年过去了,村中在庐陵做官的人传回消息,说泰和南坑考中了一个状元叫曾彦,可能就是以前题竹隐堂堂匾的那个贩卖猪仔的瘦小年轻人。村里人都很惊讶,派人去泰和证实,才知正是题竹隐堂堂匾的那个曾彦。众人这才佩服起老者的眼光来,随即族里有人提出:村里派几个有名望的族人,去请求曾彦为当年他题的竹隐堂堂匾落款。

村里派出族上最有名望的几个人去拜访曾彦,提起当年在竹隐堂前题字的事,并提出想要曾彦为当年他题的那块堂匾落款。

曾彦回答道:“当年你们都看不起我这个贩卖猪仔的乡下人,今天我成了金科状元,你们却想要借我的名头出名?以前那个贩卖猪仔的是曾彦,如今的金科状元依旧是曾彦。当年你们看不起我曾彦,如今也只是看得起金科状元这个头衔,我看这堂匾不落款也罢。”拒绝了来人的请求。

村里人都意识到是自己眼光太短浅,以貌取人,于是决定留这块没有落款的牌匾告诫后人。直至几百年后的今天,曾彦所题“竹隐堂”牌匾仍高高挂在竹隐堂前,给潭溪胡氏后人以启迪。

点击全文阅读

上一篇:岳飞点将重汤怀
  
下一篇:小姐招婿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