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月暮鬼故事 > 长篇鬼故事 >

陈以忠与蒙山银矿

时间:2021-03-15 18:31 | 栏目: 长篇鬼故事 | 点击:

点击全文阅读

陈以忠与蒙山银矿

蒙山银矿位于现在的江西省上高县,它是我国古代一个大型的银矿开采基地,传说它还是一座有灵性的山,能够引人向善,其中陈以忠就是最有名的改恶从善的人之一。

陈以忠,元代时江西高安人,曾在湖广行省兴国路开采冶炼银矿,通过各种手段,积累了大量的资本。后来带着这些钱财客游大都,贿赂京城的权贵们并得到他们的推荐。在皇庆至延yòu初受皇太后懿旨,徽政院直接将他由白身越级提拔,任命为江西行省瑞州路蒙山银场提举。那时候的他,只是一个奸商,唯利是图。

陈以忠赴任来到蒙山,却不是先去银矿,而是叫下人带他去游览蒙山的风景。他左拥右抱,坐在大大的轿子里,在侍卫的前呼后拥下,一行人来到香火鼎盛的圣济寺山门前。可是他的轿子太大,进不了寺门;于是,他命手下去拆寺门。可是当手下用大树干撞击寺门时,陈以忠的胸口却也像是被重重地撞击,而寺门却纹丝不动。这样撞了几次之后,他的胸口疼痛不已,陈以忠若有所悟,认识到自己可能是触怒了神灵,便叫手下停止撞击山门,喝退身旁的美女,下到寺门前,虔诚地拜了三拜后,胸口疼痛全消。

陈以忠走进圣济寺。寺里的方丈正好迎面而来,笑着说:“陈施主,回头是岸。”陈以忠顿时感激涕零,痛哭不止,说道:“多谢方丈点拨,陈以忠一定弃恶从善。”说完,便带着手下赶赴蒙山银矿任所。

陈以忠原本就是以开采银矿起家,他精心管理着蒙山银矿,在短期内提高了产量。他还在蒙山建立书院,扩建圣济寺,做了不少善事。

可是好景不长,元英宗至治年间,因为蒙山银矿坑道纵横,而采出的银却越来越少,各地征召来的百姓疲惫不堪,偷盗现象也严重,更有甚者竟逃离矿区。这些导致了蒙山银矿连年亏损。

陈以忠知道这是银矿消耗殆尽了,再开采下去,只能是劳民伤财,却没有任何收获。他要想办法劝说朝廷,废弃蒙山银矿。

陈以忠第一步是和江西行省平章政事密谋,共同争取到朝廷的同意,将蒙山银的负担分解出大部分,即蒙山银课中的300锭改由湖广行省兴国路上输,被称为“协济煽办”。至此,蒙山银场的直接课额只有225锭,但仍是“计无所施,勉强支撑”。

后来,陈以忠又建议在宁州等处开采新矿,将蒙山的部分工本改拨宁州,以宁州所产弥补蒙山的不足。这一次,元廷没有采纳他的建议。

陈以忠急流勇退,一边上书朝廷,以银矿“开采时间太久,坑道太深,经常发生土石坍塌,许多人被压受伤甚至死亡,再加上已经没有银矿可以开采,积累了许多年的银课至今还亏欠”等等为理由,申报废弃蒙山银矿。另一边通过自己的人脉,联系朝中大臣替自己说话。就在这年五月,蒙山发生山崩,蒙山银场从此废弃。

此后,陈以忠便辞官,他把自己的大部分家财散给蒙山附近的贫苦百姓,人们都说他重义轻财。后来他在圣济寺出家,成为普度一方的高僧。

点击全文阅读

上一篇:奇女子巧赢情郎心
  
下一篇:丰城剑(一)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