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3-01 17:06 | 栏目: 长篇鬼故事 | 点击:次
相传很久以前,潭溪遭遇百年难遇的大浩劫。自立夏以来连降大雨,村里稻田都被淹没了,许多村民的房子也难以幸免。大雨整整下了一个月,潭溪由于地理位置偏僻,再加上山高皇帝远,朝廷的赈灾补助少之又少。
一日,天大晴,村民们纷纷互相庆贺,皆云“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三天后,稻田里的水渐渐干了,稻苗又重新生长。村民们都认为这是个好兆头。怎料,上天的考验远不止于此,次日,大片的蝗虫弥漫在稻田三尺处。直到有人惊呼“瘟疫要来了”,村民这才意识危险在即。村民代表便前来与县令商量对策。
县令胡民治为官清廉、刚直不阿,一心为民,潭溪村在他的治理下,村民温饱问题基本得到解决,这在当时可谓是个奇迹。正当大家焦头烂额、毫无头绪之际,县令家丁匆匆赶来,“大人,大人……”
“何事让你如此冒失,没见我们正在谈论正事吗,存心不成?”
“小人不敢,小人不敢!只是,只是……”
“你这奴才,有话直说,吞吞吐吐作甚?赶紧说,别耽搁我们干正事!”
“启禀大人,夫人,夫人她生了……”
“什么,你说夫人生了?”
“是的,大人……”没等家丁说完,胡大人就赶回家了。
这也难怪,大人与夫人成亲七年了,两人相亲相爱,感情甚好,唯一遗憾的是七年来一直没有生育,老夫人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六个月前,大夫诊断县令夫人有喜了,可如今才六个月就生产了,着实有些奇怪;不过大家也都知道,夫人的肚子比平常孕妇的肚子要大得多。
一到家,就听到了孩子洪亮的啼哭声,母亲大人坐在椅子上,神情凝重。张大人见状问:“母亲,我的孩儿呢?”
母亲摇摇头,连连叹气;大人大惑,急于见到孩子,正要直奔产房,被母亲拦住了:“治儿,敏惠刚睡着,就别去打扰她了,晚些时候再去看看。”
胡大人心想母亲说得极是,夫人应该很累了需要好好休息。于是唤来女仆,“翠儿,快,去把孩子给我抱来。”
翠儿顿了顿,看了县令母亲一眼,刚转身,就听到张大人说:“等下,翠儿,轻点儿,别吵醒夫人。”
一盏茶的工夫,翠儿抱着一个大红马褂来了,胡大人接过发现是儿子,而且还是两个,这可把大人高兴坏了,只是立马他就发现问题了,这俩孩子竟然是绿色的!
对于这两个绿孩子,胡家人百感交集,不知是喜是忧。村里的瘟疫,家里的绿孩子,这些都深深困扰着胡大人,几天后,他就病倒了。
高僧解悟早年曾受过胡民治的恩惠,听说了潭溪村的怪事,因此特意前来求见县令。胡大人得知昔日故交来访,拖着久病的身子勉强支撑着。这解悟乃是武夷山上得道高僧,平日里远游四方,助人为善。一见到胡民治就问他那俩孩子在何处。
原来胡家人怀疑绿孩子是妖怪附身,出生没多久就被扔在山脚下了。“只怕他们此时已经不在人世”,胡民治说着说着眼泪就流了下来。
这胡民治也不是狠心之人,况且这是与爱妻好不容易才怀上的孩子,只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这么古怪的孩子,胡家人实在是担不起这责任。虽然当日狠心抛下了孩子,胡民治却无时无刻不牵挂着他们。
高僧听后,掐指一算,哈哈大笑道:“大人,不必忧心,你那两个孩子现还在人世,而且活得很好。”
“圣僧所言当真?”经高僧这么一说,胡民治自然是又惊又喜。
“烦请大人随贫僧走一趟。”僧人解悟提袖引路。走了三里多路,“这边请。”
胡民治推门进去,发现一妇人正在补衣,这身影甚是眼熟。妇人回过头来,胡民治晴天霹雳,“敏惠,你为何会在此处?”
“相公,我……”
“娘,我们回来了……”两个模样相当大约十几岁的孩子抱着一堆干柴火进来了。
“你这不守妇道的女人,要不是我今日亲眼所见,还真是不会相信,家丁们一直说你最近常常神神秘秘地外出,我都没在意,我此般待你,怎料你竟然……”
“大人,你听我解释!”
“事已至此,你还要狡辩不成?还是说你要说明这是谁家的野种?”不容她多说一句,胡民治就要拂袖愤愤离去。
“大人,请息怒!且听贫僧解释。夫人为人如何,想必大人是最清楚不过的,这其中确实有误会。”高僧此言一出,果然奏效,胡民治怒火渐熄,转念一想,也觉得这事实有蹊跷。
“好,我倒要听听你要做何解释。”
“相公,这两个孩子正是当日我所生,也是您的孩子呀!”转头又对孩子们说:“这是你们的爹。”
显然,胡民治还没反应过来这是怎么一回事。
原来,孩子出生的第二天,县令始终觉得这两个孩子是不祥之物,狠下心做出决定,派家丁连夜秘密把孩子弃于天玉山下。
毕竟母子连心,县令夫人心口疼得厉害,感应到孩子有危险,很快就发现了县令的计划,于是私下请求家丁留下孩子。夫人生性善良,向来关照每位仆人,家丁也拗不过妇人的坚持,只得暗暗答应了。此后,夫人找了个间农屋,一有时间就来看这俩孩子。说来也怪,孩子长得很快,才十几天,就已经长成十几岁的模样了。这也就是今日县令看到的场景。
胡民治越听越觉得玄乎,直到高僧说道:“大人,夫人所言非虚,这就是您的孩子!”两个孩子十分乖巧,在县令犹豫时争相喊着“爹,爹……”
胡大人似乎还难以相信这一切,“这果真就是我的孩儿?”高僧点点头,“乖孩子,为父对不住你们哪,夫人,这些日子苦了你了。”说着就哽咽了。
好事多磨,一家终于大团圆了,可就在他们沉浸于幸福时,高僧悄悄地对县令说:“他们只有几天的生命了,不过在他们有生之日,定会替您解决大问题,他们都是您的福星不是祸害,大人千万要珍惜。”县令不解,想要仔细询问,高僧早已远去了。
自打那日在破屋团聚之后,一家人一起回到潭溪县衙。胡民治向母亲解释过后,大家也都欣然接受他们了。“奶奶!”两个孩子喊道,这声“奶奶”就足以将她收服了。县令母亲笑得合不拢嘴,“治儿,我的宝贝孙子叫什么名字呢?”
俩孩子对望摇摇头,他们还没来得及给孩子取名呢。
“哥哥叫祥,弟弟就叫瑞吧,祥瑞,大吉大利!”胡民治这时又想起了村里的瘟疫,不觉得又皱起眉头。
“娘,爹怎么不高兴了,是不是我们又惹他生气了?”
“傻孩子,不关你们的事,你们的父亲在想村里的瘟疫该怎么解决呢。”
祥瑞兄弟俩这时不约而同地说道:“爹,我有办法。”说着一道金光闪过,这可把大家吓坏了,以为得罪了哪位神明。没等大家反应过来,祥、瑞二人来到稻田,嘴里默念着些什么,双手合十,恰值大暑正午时分,竟然天降大雾,浓雾很快就笼罩,乡亲们都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一刻钟后大雾消失全无,整片天空像是刚被洗过般清澈透蓝,而且所有的蝗虫都不见了。稻田里稻苗也丝毫没有受到影响。村里的瘟疫终于神奇般地终止了,村民们都乐坏了,大家都忙着要去村庙里酬谢谷神,这时县令胡大人忽然想起高僧说的话,心头一紧,才发现俩孩子已经昏倒在地了。县里有名的郎中都来过了,他们都只有摇头,说从没见过这么怪异的事,出生才十几天的孩子怎么可能这么大,而且成长或者说是衰老的速度极其惊人。才刚相认的孙子如今又不省人事了,老夫人急坏了,终日虔诚在佛堂诵经,希望以此来为两个乖孙子祈福。胡民治看母亲这样,心里也很着急,但又不能表现出来,毕竟现在这关头他可不能乱啊,除了劝劝母亲之外也没办法。
大家也许会很好奇县令夫人,孩子的亲娘哪去了?其实,自那晚胡民治将高僧的一番话告诉她之后,她就离家去了观音庙,没日没夜地一直跪拜着。
村民们得知真相后,知道是祥、瑞拯救了潭溪村,又不知道该怎样帮助他们,看着县令夫人和老夫人,他们也决定吃斋念佛。
已经是第五天了,孩子依然昏迷不醒,脸色越来越差,头发也越来越白了。第六个晚上,天色大变,惊雷不断,三更刚过,村里的鸡鸭全都出圈了,本已熟睡的小孩也都突然惊醒,哭个不停,一时间整个村庄一片混乱。四更刚敲过,突然间,一道耀眼的金光斜挂着,正照在祥和瑞的身体上,两人醒来了,不知什么时候换上了新装扮。光晕渐渐清晰,两位神明现身,“赶紧拜别,速速随我离去。”
县令夫人,老夫人听说祥、瑞醒了都赶着回来了,却不巧撞见了这一幕。
“爹,娘,奶奶,还有各位乡亲们,谢谢大家近日来的照顾,我们要离开了……”
“祥儿,瑞儿,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你们要上哪去?娘跟你们一起去。”
“祥和瑞本是我座下两侍童,三百年前触犯天条,被贬今世来人间造福,现他们任务已经完成,必须回去继续修行。”
“大仙,求求你了,别带走我的孩儿,他们还小。”
“不是我们不近人情,想必你们也看到了,他们老去的速度非你们所能理解。今晚就是他们的最后期限,天上一日,人间十年,必须在他们魂飞魄散之前回到天上,不然只能成为孤魂野鬼了。”
“啊,我的孩儿啊……”两位夫人已经泣不成声了,但也知道无能为力。
祥和瑞恢复了本来的面貌,“娘,奶奶,我们不会忘记你们的,即使我们回到了天上也一样会守在你们身边,只要抬头看看天,我们就在那,一直都在。”
公鸡第一声鸣啼后,祥、瑞被两位大仙带走了,临走前他们咬破手指滴下了两滴血,“你们的大恩大德,日后定会相报。”
几年后,村里又新凿了一口井,这口井因为在村南而且向阳,所以叫做南明井。当年挖井的时候,挖井师父都很奇怪,因为那地势较高,按理说至少要十几米方能见水。怎料不到三米,清甜可口的泉水就源源不断地冒出来了。
说也奇怪,自从那口井出现后,村里的新生儿多是双胞胎甚至是多胞胎,而且成活率百分百。村民们刚开始都很奇怪,后来不知是谁说,一定是祥、瑞的庇佑。原来南明井所处之地就是当日他们滴血的地方。
从此,依着南明井,潭溪村人丁逐渐兴旺起来。现在潭溪村已经是一个拥有两千五百人口的大村。每当村民饮下南明井水时,总会想起祥、瑞,祥瑞的故事也随着井水的不断涌现而流传下去。